1问: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哪种类型的手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指引试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指引试行(6问6答个人防护用品的相关问答)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指引试行

1问: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哪种类型的手套?

答: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第6.4.1.1条规定,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第6.4.1.1条规定,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一次性使用橡胶检查手套。(仅供参考)

2问:新冠核酸采样点的引导人员应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答:根据《湖南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关于加强核酸标本采样点感染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湘肺炎机制医疗发〔2021〕36号的附件:核酸标本采样点交叉感染防控注意事项 二、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要求(一)采样点现场工作人员:引导、登记和日常督导人员应穿戴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隔离衣,必要时戴手套。(仅供参考)

3问:如何进行医用防护口罩的密合性检查?

答: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第A.2.5和A.3.4规定,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4问:铅衣的检查频率为多久一次?

答:每年至少1次。根据《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第F.2.8条规定,使用中的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每年应至少自行检查1次,防止因老化、断裂或损伤而降低防护质量,若发现老化、断裂或损伤应自行及时更换。

5问: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转运途中该患者需穿防护服么?

答:不需要。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附件5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一、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三)病例防护。病例转运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口罩和手套

6问:对于有可能发生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除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还可穿戴什么防护装备?

答:根据《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第二章预防 第五条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二)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