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大量的阅读是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所不可缺少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吸收信息、丰富知识,还能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提高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断的大量阅读。这里小字分享一些引导孩子阅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5种提升阅读力的技巧,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帮孩子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部分孩子对故事性的内容比较有兴趣,对知识性的内容会比较难理解和接受。


如果阅读只是为了应付某种必须去做的事情,比如考试,强迫孩子去看没有兴趣的内容,不仅效率低,而且收获甚微。


家长可以这样做:循序渐进,阅读学习相关书籍的时候,每天让孩子提出一个小问题,解决一个小疑惑,一点点进步成长,还可以鼓励孩子把这些写进作文里。


如果孩子因为阅读获得的知识写进作文里获得表扬,可能会让孩子更有阅读的成就感,从而增加阅读的乐趣,让孩子对新的知识保持好奇,充满兴趣


双减背景下对小学语文的思考(双减落地后小学重点在于阅读)(1)


尊重孩子的阅读习惯


有的孩子拿着书本到处跑,跑到哪儿就在哪儿看,沙发上、床上、地板上,甚至连卫生间都变成了宝宝的阅读之地;还有的孩子喜欢把很多书放在一起,一会儿看看这本,一会儿翻翻另一本......


6岁以下的儿童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要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方式,可以适当地加以规劝,但不要强制孩子改变,否则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从此不喜欢读书了。


双减背景下对小学语文的思考(双减落地后小学重点在于阅读)(2)




别总考问孩子


很多家长闲着没事就爱考问孩子:你知道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吗?美国有多远?恐龙真的存在吗?有些问题很多家长自己都模棱两可,何况孩子呢?


如果孩子回答对了会获得家长的夸赞,如果孩子回答不上来,内心就会很沮丧,容易丧失阅读的信心和兴趣。


目的性过强的阅读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过程才更重要,这样孩子才能放松地阅读,真正爱上阅读。


双减背景下对小学语文的思考(双减落地后小学重点在于阅读)(3)

如果孩子在单纯阅读的情况下,很难获得进步,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技巧!


评论阅读

当孩子在阅读中发现困惑的地方或有其他看法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书本的书页空白处进行批注,写上个人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大胆评论的能力,还能提高他明辨是非的能力。


比较阅读

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找不同的游戏,家长可以准备两本内容有相似的书籍,让孩子阅读,问问孩子这篇故事像在哪里,又不像在哪里,这样做的直观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更是培养孩子对比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


双减背景下对小学语文的思考(双减落地后小学重点在于阅读)(4)

带问题阅读

“学贵有疑”。带着问题阅读的目的和重点在于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思考的习惯。


在阅读中鼓励孩子边读边想,提出疑问,然后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或问同学老师家长都可以,培养孩子积极找出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


询问阅读

询问阅读的重点在于阅读中发现疑问,做出标记或摘录下来,通过询问别人解决问题。


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树立“不耻下问”的观念,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虚心好学的精神。


双减背景下对小学语文的思考(双减落地后小学重点在于阅读)(5)

划线阅读

孩子在平时在做阅读理解的练习时,可以引导孩子先读问题,再带着题目中的问题去文中寻找答案,在阅读正文时遇到题目中看见的相同相似的词,让孩子做好划线标记,方便返回读问题时进行比较,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培养按要求找内容的阅读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阅读技巧,希望能对各位家长和孩子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