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飞草长、春光明媚,2022年的清明节小长假如期而至。
宅家补觉、自制美食、亲友聚会、外出踏青、赏花留影......
相信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开启了或悠闲惬意、或精彩纷呈的假期生活。
合家出游,踏青赏春
清明节与端午、中秋、春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孕育出自己独特的节庆形式和文化韵味。
扫墓祭祖和郊游踏青,是清明节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礼俗。
扫墓祭祖过去并不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但你知道吗?古时的清明节,主要是合家出游、聚餐踏青、赏花放风筝的日子,其中并没有如今扫墓祭祖、悼念逝去亲人的内容。
这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一起翻开万年历,找到清明节的前一天,你会发现默默存在一个早已被大部分人淡忘的节日名称——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就是寒食节
寒食节曾是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诞生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600多年。
寒食节的来历,据说源自晋文公烧死介子推的典故。
介子推辅佐晋文公上位后,功成身退隐居山中,不肯再相见。晋文公本是好意,想报答这位心腹爱将的多年辅佐之功,于是下令放火烧山,逼其与自己相见,没想到竟然将执拗的介子推活活烧死。
事后,晋文公悔恨不已,下令全国上下在介子推祭日这天禁火寒食,寄托哀思。
介子推与母亲被大火烧死在山中
经过数百年的推广传播,到唐朝时,寒食节已经是全国性的法定节日。禁火、寒食、祭扫,也成为寒食节的标准习俗。
一首关于寒食节的古诗名篇
宋朝以后,科技愈发进步,火已经成为一种可以高度掌控的生活生产工具,人们对火的敬畏大大降低。因此禁火防风的传统习俗逐渐被大家淡化。
再加上吃冷饭冷菜对健康的不利影响、以及对人们食物多样性的桎梏,导致寒食节逐渐只剩下扫墓祭祖这一个核心习俗。
当一个传统节日的种种习俗开始给人们带来不便时,它的消亡也就顺理成章了。
清明节继承了寒食节的祭扫习俗
于是,明清两朝之后,赏花踏青、合家出游的清明节,重要性渐渐上升,并逐步融合继承了寒食节的文化遗产,演变为现在人们熟知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当然,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寒食节,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弥足珍贵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记忆。比如扫墓祭祖、缅怀先烈的传统,青团、馓子、寒食粥等美食。
明天就是寒食节,作为喜欢传统文化的你,不应该对这个曾经辉煌的节日毫无所知。
青团、馓子、寒食粥
点击关注头条号“鸿福长寿”,教你做个积极健康的老年人,让我们一起学而长寿之!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