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谈了万年寿命的种子,很有朋友都很惊奇。在昨天的文章中介绍到现在国家修建种植资源库来进行种质储备。那么物种自然状况下是如何繁衍生息的呢?下面谈一下(种子的传播)。

黄山迎客松专门培育了几个(由黄山迎客松谈种子传播途径)(1)

迎客松

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从人民大会堂铁画《迎客松》至车站码头,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迎客松位于绝壁,但是它的种子怎么落在哪里的呢?这里有一则传奇小故事:“相传一只大鸟在觅食之际,吃到了一粒松子,由于无法消化掉松子坚硬的外壳,便洒落在了黄山之上,而种子恰好落在了岩峰中,千百年后,他长成了举世闻名的黄山迎客松。”

看完上面的小知识再分享一则种子有关的小故事:

一粒榕树的种子落在地里,它对自己生命的未来感到迷惑时抬起头问了他的母亲:“妈妈,您怎么能如此伟大地站立在大地之上呢?”。

榕树说:”这不过是正常的生长呀,每一粒健康的种子都会长成这样的,你也一样呀,孩子!”。

种子说:”可是,我要如何才能像您一样挺立呢?”

“首先,你必须要消失,把自己溶入泥土里,然后发芽,变成一棵树,有一天你就能像我一样,享受蓝天,阳光与风呀!”

“妈妈,万一我消失溶入土里,没有长成一棵树,而变成一点泥土呢?这样太冒险了,还是让我保留一半是种子,一半长成树木吧!”

种子于是自做主张,选择了一半的消失。妈妈长叹一声:每年都生大量孩子,但是却只有那么一两个敢于有勇气埋于泥土生长。不久,那榕树的种子变成泥土,完全地消失了。

黄山迎客松专门培育了几个(由黄山迎客松谈种子传播途径)(2)

榕树的种子靠风而吹落,没能全身的入土吸收足够的营养就不可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媒介只为传播提供了途径,生根发芽却还是靠自己。

生命的成长就是这样的,如果此刻没有全身心投入与溶入,就不可能发芽。放下一半的自我,不会是全然的自我。鲜花如果全心凋谢,就没有足够的养分成长出新叶;一粒种子如果不全心地来消失,就不会从内在最深处长出芽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