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

毗邻村村民跨省交流本是常态

但在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

新问题产生了

如何携手共筑联防联控安全网?

上海青浦金泽南新村、雪米村和江苏汾湖高新区东联村接壤,一直以来,三个村坚持党建引领,构筑起长三角下的“小三角”,共同推进毗邻一体化党建阵地共建共享合作机制。

5月10日,在华士江边带队巡查的南新村党总支书记李春花,看到河对面,黎里镇东联村党委书记朱英也正在河边开展巡查工作。她大声打招呼,加油鼓劲,希望大家共同守护好阵地。据悉,各自属地派出所参加了此次跨江联动巡查。

沪苏协调示范区域(沪苏交界一江之隔的两个村)(1)

跨江联合巡查

4月初,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南新村疫情防控压力骤增,为了更快速、有效应对当时防控形势,南新村就与仅有一河(华士江)之隔的东联村取得联系,共同建立“无接触”的联防联控机制,对两地卡口设置、时间安排和管控措施等进行统筹部署,以步调一致的行动实现防控百密而无一疏,使一体化防疫不留死角。

同时,在华士江两岸派驻志愿者24小时值守,宣传告知两地村民,疫情防控期间,禁止两地的物资流通,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村民核测的时候有哪些步骤,人员防护应该怎么做?

医生和信息员要穿“大白”,查码、维持秩序穿隔离衣。

……

微信群里,党建联盟中的三方积极沟通,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升防疫水平。

南新村党支部书记李春花介绍:

我们南新村和对面的东联村地接壤、水交融、人相亲,并已依托‘吴根越角’党建生态圈,共同成立了‘毗邻党建联盟’,建立了毗邻一体化党建阵地共建共享合作机制。

本轮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将乡间小桥进行了物理隔断。这不仅是对东联村的村民负责,也是为更有效地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我们衷心感谢东联村的无私援助,伸出援手,为我们赠送多批防疫物资。

东联村党委书记朱英介绍:

对于因防疫政策滞留在村内的毗邻村村民,我们参照本村居民待遇免费为其开展核酸检测,并为他们发放防疫包。

下一步,我们还将与南新村、雪米村建立不见面的疫情防控联合行动支部,建立‘不接触’联合党员志愿服务队,共创党员示范岗,携手同心战胜疫情。

沪苏协调示范区域(沪苏交界一江之隔的两个村)(2)

警察和志愿者进行沿河联合巡查

“小三角”正是青吴嘉三地的缩影。除了“不接触”的联合党员志愿服务队、“不见面”疫情防控联合行动党支部外,示范区正依托各类党员先锋行动平台,用“线上一体化服务 线下无接触支援”方式,为政策咨询、心理疏导、健康宣教、隔离管控等工作相互提供支持,并主动对接各方医疗资源、生产生活、民生保障、防疫支援等需求,根据各自“资源清单”,在实现急需物资跨区域、闭环式帮扶援助。

近年来,沪苏毗邻区逐渐将联防联控经验,转化为共筑“金乡邻”疫情防线的生动实践。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三个毗邻村就联动设置卡口,规范村民相互探访出行机制,积累了“毗邻党建”带动“联合防疫”的新模式,为有效阻击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沪苏协调示范区域(沪苏交界一江之隔的两个村)(3)

“金乡邻”联合巡查点

此前,经示范区“两区一县”(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党委组织部门商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推出了包括跨界联合行动、信息实时共享、资源互助调配、防控经验共享、节日联合倡导等在内的示范区基层党组织五项互助协作机制。

回顾一下便可发现,一体化示范区在疫情联防联控上早有合作基础。2020年2月,示范区执委会根据区域防控和复工复产需要,会同两区一县曾建立了6项联防联控机制,主要包括:信息动态互通互鉴,人员流动互认互通,共保物资运输车辆通行,合并交界点临近卡口,应急物资互帮互济,社会治安联合管理等。

沪苏协调示范区域(沪苏交界一江之隔的两个村)(4)

嘉善保供物资发往上海

长三角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互融共进,疫情防控更需要联防联控、互助协作。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推进,青吴嘉三地已打破地域界限,在心理上成为了“一家人”,三地正用切实的行动和务实的举措,诠释着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