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8月12日(农历7月12日),王国兴组织和领导黎、苗族同胞发动白沙起义。由于没有正确的政党领导和指引,加上敌强我弱,起义在取得初步胜利后受到挫折。随后,他派出吉有理、王高定、王文聪等3位代表于11月底在木排地区的能仁村找到中共临儋联县县委。12月初,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支队长马白山、临儋联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符英华与3位黎族代表歃血结盟,誓言永跟党走。今天,我们走进歃血结盟纪念园,回望黎苗同胞追随共产党,跟着共产党,为海南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光辉岁月,感受革命老区的幸福今天。

百年奋斗史铸就新辉煌(启航新征程歃血结盟)(1)

▲4月13日《今日儋州》报第7版

百年奋斗史铸就新辉煌(启航新征程歃血结盟)(2)

革命老区光辉史

受尽苦难被迫揭竿而起

1939年2月,日军入侵琼崖,国民党琼崖当局军政机关和军队采取消极抗日的路线,在日军的进攻面前,没有组织有力的阻击,而只是被动的抵抗,随即就从全琼各地惊惶失措地一步步逃进了五指山地区。当时随同国民党琼崖守备司令部撤到白沙的有专员公署、守备二团、游击大队及儋县、临高、昌江、感恩、乐东、崖县、陵水等七个县的国民党流亡政府数千人。他们对黎、苗族同胞进行残暴的统治和压迫,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给当地的黎、苗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当时强行摊派和征收赋税的名目就有“官长粮”“参议粮”“草鞋费”“柴草税”“牛牌费”“猪牌费”“狗牌费”等。此外,为了压制人民的反抗意志,国民党军队还制造了一起起枪杀当地人民的惨案,比如1943年6月制造了耸人听闻惨绝人寰的“中平惨案”,一次就枪杀苗族同胞1900多人。据有关史料记载,仅1942年春至1943年夏的时间里,直接或间接被杀害的黎、苗族群众就有1.3万多人。

百年奋斗史铸就新辉煌(启航新征程歃血结盟)(3)

▲歃血结盟纪念园。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当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胞被压迫、被奴役,兄弟姐妹被杀害、被蹂躏,亲生父亲被迫害惨死,王国兴、王亚福等首领认为只有组织起来反抗才有出路。1943年春节前后,王国兴在红毛乡德伦山和什千山两次召开各乡黎族首领会议,并邀请苗族首领邓明仁参加,讨论了武装起义问题,决定8月17日发动起义,并一致推举王国兴为起义总指挥。

1943年8月初,国民党白沙县政府召开驻地白沙一区保长会议,限定时间要求各保要缴齐所规定的各种税款和物资,以及还要抽壮丁。白沙、牙叉乡的首领王亚福、王亚义、符亚友、王定江等人立即开会商讨对策,并一致决定:提前于8月12日发动起义。

1943年8月12日,白沙县第一区王亚福带领白沙乡、牙叉乡、元门乡等4000多黎、苗族人民揭竿而起,他们以弓箭、钩刀、粉枪等原始武器,向驻在向民村的国民党白沙县政府和驻在什空苗村的国民党白沙县中队同时发起攻击,打响了白沙起义的第一枪。紧接着,18日,白沙县第二区的王国兴带领黎族群众起义,向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白沙起义从8月12日至26日,历时半个月,参加起义的黎、苗族同胞达2万多人次,毙伤国民党军政人员300余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90余支及一批弹药物资,国民党军政机关和部队几乎被全部赶出白沙县境。白沙起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百年奋斗史铸就新辉煌(启航新征程歃血结盟)(4)

▲歃血结盟纪念园雕像。

国民党不甘心失败,一个多月后,为了镇压王国兴领导的起义,恢复国民党在白沙的统治,于是调集1000多人的兵力,分三路向白沙县进行疯狂反扑。面对国民党的反扑,黎、苗族人民没有屈服,各乡首领带着群众撤退到深山中,顽强抗争。白沙县一区的首领王亚福带领起义队伍退入莫道山、那凡山等深山坚持斗争,不幸被黎族奸细持毒酒进山毒死。白沙县二区的王国兴带着200多名起义群众上了鹦哥岭坚持斗争。

百年奋斗史铸就新辉煌(启航新征程歃血结盟)(5)

什乓会议决定找共产党

由于没有正确的政党领导和指引,加上敌强我弱,起义在取得初步胜利后受到挫折。黎族人民起义队伍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形势十分严竣。起义军的出路问题是此时在各地坚持斗争的黎族起义军首领和战士们一致关注的问题。在山上坚持斗争的困难日子里,王国兴不停地思索着,他想起山外传进来的有关共产党活动的传闻,也想起了父亲临终的叮嘱“世上只有红军(当时黎、苗族同胞把共产党领导的队伍都叫做红军)是不会欺负黎人的”,因而,王国兴坚信,只有共产党才是救星。

1943年10月,为了统一大家思想,王国兴约王玉锦、王高定、王玉林等10多人到红毛乡什乓村(现属琼中县红毛镇)召开黎族首领会议。面对各种议论观点、各种疑虑,王国兴不断地做解释、说服工作,最后大家形成一致的意见:出山寻找共产党,请红军一起来打“国贼”。

什乓会议后,王国兴独自下山去找过共产党,但没有结果。后来,他有几次还想自己出山去找共产党,均被下属劝阻了。因为当时国民党琼崖当局正悬赏一千光洋通缉王国兴,到处都设了关卡,他根本就出不去。不久,王国兴挑选了吉有理、王文聪、王高定和王国森等4人,分三个方向去寻找共产党和红军。吉有理往西向腰子和兰洋交界(今琼中县黎母山)一带;王文聪和王高定去定安岭门、枫木和南间一带;王国森从林田、乘坡去万宁。最后,唯有吉有理找到了红军的线索。

百年奋斗史铸就新辉煌(启航新征程歃血结盟)(6)

▲红军井。

那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吉有理接触到一个儋县籍盐商,经过了解后,知道儋县、临高地区的共产党传闻很多,他们对群众很好。吉有理马上将此消息告诉王国兴。听到这个消息后,王国兴的内心止不住地高兴。11月初,在做好充分准备后,王国兴派出吉有理、王高定、王文聪3人向临高、儋县方向出发。出发那天,王国兴等黎族首领和许多群众都来送行,王国兴对吉有理等3人说:“无论有多大困难,必须找到共产党才回来,这是关系到我们黎、苗族人民生死存亡的天大事情。”吉有理回应道:“大总管(当时黎族群众对王国兴的尊称)放心,找不到红军,我们决心不回来见您,也对不起大家。”王国兴最后叮嘱他们,一旦找到共产党就必须歃血结盟,以表忠心。

吉有理等3人在儋县籍盐商的引导下,经过千辛万苦的辗转,他们找到了木排根据地设在王桐村(今那大镇王桐村委会)的地下交通员。吉有理他们3个人的心终于落了地,直觉告诉他们,这一次他们一定能完成使命。

百年奋斗史铸就新辉煌(启航新征程歃血结盟)(7)

根据地里举行结盟仪式

早在1939年12月,那大围攻战后,琼崖特委就建立了以木排为中心的大南区抗日根据地,成为我党领导的琼西重要根据地。到了1943年,这里已经是临儋联县县委、联县抗日民主政府和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的驻地。

百年奋斗史铸就新辉煌(启航新征程歃血结盟)(8)

▲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驻地旧址。

1943年11月底,木排根据地的地下交通员带领王国兴派出的白沙起义代表吉有理、王高定、王文聪等3人,来到木排抗日根据地核心地带的和合、美迎、罗便等村。然后,再进入和民乡的卜吉村(现属儋州市和庆镇木排村委会)找到县委交通总站负责人王昌国,正式受到根据地人员的接洽。交通总站负责人又带他们3人来到和民乡的略茂村(现属儋州市和庆镇木排村委会)找到临儋联县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长王昌(王茂松),由王昌带他们来到儋县和民乡能仁村即中共临儋联县县委驻地,受到临儋联县县委书记李汉、县长符英华、副县长王怡亭的热烈欢迎。随后,接到消息赶来的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支队长马白山、政委陈青山等人也在能仁村与3名代表亲切会面,了解白沙起义的情况和起义代表要求结盟的愿望。

根据地的领导认为,白沙黎族人民的起义对我们的抗日斗争发展有利,必须大力支待并妥善安排他们的生活。3名代表没有衣服和洗脸用的毛巾,在当时物资供应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想尽办法帮助他们解决,代表们深受感动。特别是领导同志亲自跟他们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向他们介绍我党、我军的情况,宣传我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他们深深地感到共产党和民主政府跟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政人员确实有天壤之别,从而更加坚定了跟随共产党的信心。

经请示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同意,12月初,一个晴朗的早晨,马白山、符英华代表琼崖党政军与黎族代表吉有理、王高定、王文聪在清平乡那胖村的后山坡上,按照黎族传统习俗,举行歃血结盟仪式。双方高举滴入公鸡血的酒碗,对天盟誓,符英华和马白山代表共产党、民主政府和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庄严宣誓:我们一定全力支持黎族人民的斗争,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替黎族人民报仇!3位黎族代表跟着宣誓:一定跟共产党一条心,杀“国贼”,不背叛!宣誓完毕,大家一饮而尽,以此盟誓。

百年奋斗史铸就新辉煌(启航新征程歃血结盟)(9)

▲原临儋联县政府驻地旧址。

此次结盟,在琼崖革命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王国兴的远见卓识,使黎、苗族人民找到一条跟随共产党走、奋斗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之后的历史也见证了黎苗族人民“永跟党走”的誓言。中共琼崖地方组织在黎、苗族人民的全力配合下,很快开创儋白边区抗日根据地,随后创建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为海南岛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牢固基础。(黄华)

百年奋斗史铸就新辉煌(启航新征程歃血结盟)(10)

建党百年看老区

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

春天的阳光还很温暖,风带着细微的清凉。现在的革命老区木排村,成片成片的胶林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边,一副生机勃勃的美丽画面。

木排村村委会委员王晓晨告诉记者,村里的老人常常给后辈讲述发生在这片土地的红色革命故事,告诉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种传承潜移默化,薪火相传,村里的年轻人,都以先辈的光荣历史为荣,听党话,感党恩,不怕困难,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百年奋斗史铸就新辉煌(启航新征程歃血结盟)(11)

▲党员干部在歃血结盟纪念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黎有科 羊文彪 摄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木排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好完善。如今的木排村,绿树村边环绕,平坦宽敞的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村子里,一幢一幢的新楼房掩隐在翠绿的胶林中,挂在村民脸上的,是发自内心的开心笑容。王晓晨介绍,自从“歃血结盟纪念园”、五角纪念亭、红军长廊、红军井等红色遗址对外开放后,市里的机关单位、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党员干部、在校学生来到这里缅怀、追思革命先烈和黎、苗族前辈的光辉业绩,这里已经成了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自从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和庆镇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脱贫致富的目标,积极引导木排村发展传统农业橡胶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村民靠着养鸡、养牛、养羊等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家乡的日新月异还吸引了大学生返乡创业。土生土长的大学生王超毕业以后看准了木排村传统的橡胶种植业,于2010年回到家乡做起了收胶水的创业项目。王超告诉记者,家乡的橡胶资源非常丰富,我回乡一方面是为了赚钱养家,另一方面也是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以前本地没有人收胶水,很多胶树没有人割,橡胶资源被白白的浪费了,现在,我回来了,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依靠橡胶赚到钱。

战火已远去,留下的是人们对革命先驱的追思。如今的木排村,人民安康,风景如画,这些,也是先烈们的梦想。(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何万常 林晓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