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喜迎新年,春联怎么贴,有何讲究

文/@成长新视点

新年新气象,新春新风尚。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中最具民族特色的重大节日,相比其他节日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神。

贴春联的讲究与要求(喜迎新年春联怎么贴)(1)

每到新春佳节之际,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都会想着、忙着、做着相同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贴春联,把家庭氛围好好的设计布置一下,让家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充满浓浓的年味。

一、春联的来源。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是最具中华特色元素的文化符号之一,拥有着久远的历史。起源于五代时期的桃符,在东汉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盛行于明代,到清代已经成为了风俗,成为传统文化之一。桃符,也就是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片,上面刻着神荼、郁垒两个古代的神,古时候的人缺乏科学知识,悬挂其用于辟邪的作用。

贴春联的讲究与要求(喜迎新年春联怎么贴)(2)

最早的、可追溯的春联,是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他颇有才华,成为后蜀主之后,有一年春节宫里又是按照惯例在各宫门两边悬挂桃符。当宫女在他的寝宫悬挂桃符时,被他看到了,心有所思,略感不妥,连忙叫停。

孟昶心里想,大过年的,应该是喜气洋洋的气氛才对。一睁眼,看到两片桃木片,上面有两个神的名字,总觉得哪里不够好。想来想去,他在两块红绸子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联,命宫女张贴在寝宫的门两边。

红色对联的张贴,氛围与桃木符形成了明显的差别,红色是充满了喜庆色彩,对联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两者叠加尤其突出。因为是新年,又是对联,故此被称为了春联。达官显贵们听说了此事,纷纷效仿开来,自此又被宣传到了全国各地。

贴春联的讲究与要求(喜迎新年春联怎么贴)(3)

二、春联的组成特点。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由上联、下联和横批三个部分组成。

上、下联,字数相等,意义相对,前后呼应,具备对联的基本特点。与寿联、婚联、开业联、风景名胜门联等其他对联不同的是,春联的文字内容,相对来说都是歌颂美好、憧憬未来、赞美生活、团结和睦等内容。

上下联的文字内容,既前后呼应,又彼此关联。上下联的区别,主要是从文字内容上分析,一般有四种区分方法:一是按音调平仄分,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三声四声为仄,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声二声为平 ,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福满人间万民欢”。二是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因为先有因后有果 ,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

贴春联的讲究与要求(喜迎新年春联怎么贴)(4)

三是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详”。四是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大者在前,小者在后 ,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

春联,大多数是五个字、七个字、九个字、十二个字,也有其他字数的,一般不会超过二十个字以上。其他的对联,有的字数会超过二十个字以上。

与其他对联不同的是,春联都是在红纸或红绸、红布之上书写。其他对联,有的是刻在木头上、石头上,也有的是在不同颜色的纸上、布上书写。

三、春联怎么贴。

在中国古代和传统文化中,向来是以左为尊,春联的张贴,有其固定的模式,不是随意而为。春联的张贴方式,根据文化演变和风俗习惯,有古代和现代两种方式,略有不同。

贴春联的讲究与要求(喜迎新年春联怎么贴)(5)

1、古代张贴春联的方式。古人书写风格,是从右朝左书写,因此,在古代,春联的上联,是张贴在门的右边,也就是面对大门时,在右边张贴上联,在左边张贴下联,横批张贴在门上沿。

2、现代春联的张贴方式。进入了现代社会,人们的书写方式有了变化,从右开始,变成了自左开始。原来读书是从右开始,现在读书就成了从左开始。为此,现代社会,张贴春联与古代略有不同。

现代的春联,上联是张贴在门的左边,也就是面对大门时,在左边张贴上联,在右边张贴下联,横批张贴在门上沿。

贴春联的讲究与要求(喜迎新年春联怎么贴)(6)

结语。

春联怎么贴,归于春联的横批和上、下联的文字内容。实在不知道怎么区分的,买的时候,问一下卖春联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