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雨,让近来满天飞絮暂时停息下来,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北京飞絮期多久结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北京飞絮期多久结束(朝阳群众这么看)

北京飞絮期多久结束

一场春雨,让近来满天飞絮暂时停息下来。

当然,北京的飞絮不会因为一场小雨就宣告结束,今年的飞絮可以算是超长待机,专家预测有50天。

飞絮主要是两种常见的杨柳科植物——杨树和柳树产生的,杨树、柳树是雌雄异株,能产生飞絮的主要是杨柳的雌株,那一团团的其实是杨柳种子附生的绒毛,主要是用来飞得更远,繁衍更多后代。

很多人觉得这几天飞絮变少了,这是因为,不同种类的杨树和柳树飞絮温度条件不一样,所以“飞”得早晚不同。

以毛白杨为例,按照权威的研究,只有日平均气温>0℃,才是对白毛杨的生长发育有用的温度,这些超过0℃的数值累加起来,当总和达到480℃,而且日平均气温达到14℃的时候,白毛杨的果实就开始成熟炸裂了,杨絮开始飘飞。

今年北京飞絮就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高发期在4月10日左右,主要飞絮树种为毛白杨,主要区域是城区;第二个高发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主要飞絮树种有欧美杨、青杨、垂柳及旱柳,主要区域在城区、平原区;第三个高发期在5月中旬,主要飞絮树种是欧美杨,主要区域在山区。

北京的杨柳絮年年治、年年飞,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北京杨树种植史主要经历三个年代,从开始的“钻天杨”“加拿大杨”到如今的“毛白杨”。北京现有的杨柳树集中种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我国城市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可选择树种相对较少。

在姜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骑自行车载着米兰出城去农场,白沙路的两侧都是挺拔的杨树。上了岁数的朝阳群众,肯定对这种场景记忆犹新。

柳树飞絮并非现在社会才有,我国古代春天一直就飞柳絮,但是那时候大家不把它当作一个问题,反而看作一种花。古代把柳树称作杨,所以柳絮被称为杨花,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比如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苏轼“似花还似非花”、纳兰性德的“飞絮飞花何处是”,柳絮这种漂泊无依的特点给了诗人很多灵感。

今年的飞絮,伴随新冠疫情飘然而至,也因此背了一个无妄的罪名——传播新冠,这根本没有证据,已经被科学家辟谣。

不过,飞絮的确实存在着健康和安全隐患。

比如,对于过敏和哮喘的人群,飞絮可是一个可怕的存在。飞絮无孔不入,到处飘飞,也令环卫工人头疼,这些“毛毛”轻飘飘的,根本扫不起来,只能沾了水扫,可吸了水的“毛毛”又会粘在扫把上,根本弄不下来。

飞絮的另一个问题是易燃。几乎每年春天,都会因为杨柳絮引发火灾。4月15日,河北省邯郸市一男子觉得小区里柳絮太多便用打火机焚烧。不料柳絮迅速燃烧,引燃两辆车和一间单元房并引发爆炸。北京的消防曾经做过实验,聚集的飞絮着火,一分钟就能引燃汽车。所以,千万不要好奇点燃飞絮,不然等待你的可能是有期徒刑!

在飞絮治理方面,今年,北京通过高峰期加强清理、丰富绿化树种等长短期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治理杨柳飞絮,已出动治理人员2.7万多人次,出动喷水、清扫车辆4000余台次,对35.7万株杨柳雌株喷水湿化,整形修剪6.9万株,减轻了高峰时段飘絮情况。同时,市园林绿化部门在杨柳雌株分布较密的地区建立了人工监测点50处,远程视频监测点50处,对春季飘絮情况全程监控。

最后唠叨几句,在飞絮季节,做好个人防护很重要,大家在上班途中或室外活动时,可根据自身需求,佩戴口罩、护目镜、纱巾等防护措施。爱运动的朋友,可以把活动时间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雨后等飞絮较轻的时段。如飘絮不慎入眼,请立即用清水冲洗。

再就是不要在飞絮中吃棉花糖,不然可能会越吃越大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