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gdp上半年增长(GDP同比增长5.02022年上半年宜春市经济运行情况发布)(1)

宜春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熊小妹

宜春gdp上半年增长(GDP同比增长5.02022年上半年宜春市经济运行情况发布)(2)

新闻发布会现场

大江网/宜春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曾志翔报道:7月21日,宜春市政府新闻办、宜春市统计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宜春市经济运行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宜春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629.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9.01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730.2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799.98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为6.1:44.8:49.1。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11.71亿元,可比增长5.8%。蔬菜产量持续增加,全市蔬菜总面积达80.4万亩,增长4.9%;总产量103.0万吨,增长7.3%。畜禽供应充足,生猪出栏277.40万头,增长3.7%;牛出栏16.3万头,增长0.9%;羊出栏18.7万头,增长18.1%。肉类总产量29.08万吨,增长3.5%;家禽产蛋量6.4万吨,增长16.8%;水产品产量16.15万吨,增长6.5%。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非公有制企业增长8.8%;股份制企业增长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0%;私营企业增长12%。分行业看,全市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1个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8.3%,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3.4%,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36.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3.3%,医药制造业增长22.3%。分产品看,重点监测的19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15种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7.8%。其中,石墨及碳素制品、饮料酒、印制电路板产量分别增长88.6%、51.2%、16.5%。

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39.7亿元,同比增长21.9%;实现利润总额181.4亿元,增长45.5%。其中,新能源(锂电)产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71.4%、274.8%。

投资增长态势较好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3%,制造业投资增长10.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1.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6%。民间投资增长13.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6%,占比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为77.2%,拉动投资增长8.7个百分点。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765个,同比增加101个,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5.7%,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为75.8%,拉动投资增长8.6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3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88.3万平方米,下降14.9%。商品房销售额237.9亿元,下降2.7%,其中住宅销售额195.6亿元,下降15.4%。

消费市场持续恢复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3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55.2亿元,增长23.8%。其中,商品零售148.8亿元,增长23.8%;餐饮收入6.3亿元,增长22.8%。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较快增长,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7.5%、55%。升级类商品销售较旺,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2.8%、22.3%。网上零售增势强劲,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27亿元,增长339.4%。

对外贸易快速回升

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47.99亿元,同比增长50.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32.93亿元,增长50.9%,比一季度回升3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进口15.06亿元,增长4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5.52亿美元,增长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总体平稳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3.0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3.7亿元,下降4.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4.5%;非税收入完成79.3亿元,增长3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46.9亿元,下降2.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2亿元,下降14.6%;教育支出60.9亿元,下降2.2%;科学技术支出16.4亿元,增长12.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0亿元,增长12.8%;卫生健康支出51.0亿元,下降16.0%。

金融运行健康平稳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863.33亿元,比年初增加439.69亿元,同比增长12.8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149.14亿元,比年初增加344.0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071.69亿元,比年初增加14.11亿元。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910.26亿元,比年初增加276.21亿元,同比增长13.15%。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771.24亿元,比年初增加64.15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2129.59亿元,比年初增加202.66亿元。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六涨二降”,其中居住类上涨2.7%、交通和通信类上涨7.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0%、衣着类上涨0.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食品烟酒类下降0.2%、医疗保健类下降0.1%。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

民生事业稳步发展

上半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52.78%;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9081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3.06%;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动态清零。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3.8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0.28%,其中省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2.74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0.73%。

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02元,同比增长5.0%,增速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53元,同比增长6.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答记者问:工业快速发展的支撑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针对记者提问: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请问支撑宜春市工业较快增长的因素有哪些?宜春市统计局副科长黎宇帆表示,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位。工业快速发展的支撑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非公工业稳定向好,民营经济活力彰显。上半年,全市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于规上工业0.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8.1个百分点。其中,民营企业同比增长8.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7.4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92.8%。

二是新兴产业加速发展,首位产业贡献突出。上半年,全市新能源(锂电)、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2%、17.1%和12.0%,共同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9%,高于规上工业11个百分点。新能源(锂电)产业作为宜春市首位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增加,上半年对规上工业贡献率达59.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4.7个百分点。

三是新增入库企业多,工业发展后劲足。上半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4户,列全省第4位;新建投产企业对规上工业贡献率达37.7%,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个百分点。

四是制造业快速增长,行业发展支撑有力。上半年全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高于规上工业0.3个百分点。制造业对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94.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7.6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