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宫宴风波

是纯元皇后!!

娴福晋自然乐意喂六阿哥羹汤,端过羹汤还尝了一口,试试是否太烫,不烫才想喂给六阿哥,却突然口吐鲜血,果郡王大惊,甄嬛做主挪去后殿,请太医及时救治……

甄嬛本来请雍正移驾养心殿的,可是雍正偏偏不走,要看看谁敢在宫宴上下毒。

太医卫临前来禀报,说娴福晋是中了鹤顶红,是剧毒之药,好在所食不多,尚能有力气产子。

甄嬛疑心娴福晋所食六阿哥的羹汤有问题,于是让卫临检验,果然含有剧毒,再探自己的羹汤,依然一样,看来是有人要害她跟六阿哥了。

宫宴上何来鹤顶红?每道菜,任何东西都是经过检验才能端上桌的,苏培盛一查,六阿哥的羹汤只在宫道上遇到剪秋(皇后贴身侍女),也打开食盒看过。

着人抓剪秋来一问,剪秋却顾左右而言他,一个劲的告诉皇帝,皇后对皇帝是一片真心的,偏偏皇帝就是不信皇后。

皇帝问她指使之人,还真没有,一切都是剪秋自己做的主,让江福海(皇后宫里大太监)找的鹤顶红,想毒害熹贵妃,为皇后报仇,想不到竟误害了娴福晋。

皇帝大怒,打发下慎刑司,要剪秋和江福海吐出真话。

娴福晋虽然在太医相助之下产下一子,可是,浣碧趁机在她的汤羹里加了鹤顶红,造成毒发身亡的模样。

她趁机抚养孩子,又独占果郡王,果然一箭双雕,干净利落,不愧是一直跟着熹贵妃的。

雍正及甄嬛等人听到娴福晋产子后身亡,皆大惊,特别是甄嬛。

可是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能做的就是为死者报仇。

剪秋虽然忠心,受尽酷刑也不招认,怕连累皇后,可是江福海却受不住酷刑,把皇后做的坏事吐得干干净净,甄嬛也不是吃素的,她为了可以斩草除根,让苏培盛把纯元皇后的死因告知雍正。

一但涉及纯元皇后,雍正的白月光,心中永久的疼,无论是谁,都无法不受到雍正的惩处,甄嬛当初不过是穿错纯元的旧衣,便差点受到灭顶之灾,要不是刚好怀了朦月,只怕再无翻身之日了。

朦月也因为小名馆馆,而纯元皇后小名菀菀的谐音,而一直受到雍正的喜爱。

果然成也纯元,败也纯元。

甄嬛母亲为什么是纯元(甄嬛母亲是纯元皇后吗)(1)

果然,雍正一知道纯元死的真相,特别是母子俱忘,雷霆之怒,立马要废掉皇后,为他的爱妻,爱子报仇,只是他不知道,孩子没了是真,可是纯元依然活得好好的,就在甄府,叫云辛萝。

若他得知,只怕会杀平整个京城吧!

千钧一发之际,太后身边的孙姑姑深夜赶来,带来太后的遗诏:乌拉那拉氏不可废后。

遗旨一下,雍正也无法废后,只得把宜修禁足,并与她死生不复相见。

宜修大受打击,可是回天无力,现下她已经山穷水尽,再无翻身之日,唯一能指望的是那个皇子登基,她依然是母后皇太后……

至此,六宫大权皆在甄嬛手上,虽然只是贵妃,实则就是皇后……

皇帝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帝王的权利何其有诱惑力,若驾崩,也就啥都没有了,为了延年益寿,皇帝断断续续的进食丹药,果然感觉身轻体健,更甚年轻时。

宁嫔本是训马女,因着早年饥寒交迫,将死之时为果郡王所救,一直倾心于果郡王,奈何落花有情流水无意,果郡王只倾心甄嬛一人而已。

宁嫔本意默默守护果郡王也就是了,不曾想居然被雍正看中,选进宫里来,生不如死。

每每侍寝后都会偷偷服食避孕之药,决计不给雍正生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