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第二,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鲍鹏山四十而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鲍鹏山四十而立(鲍鹏山先生第二十讲)

鲍鹏山四十而立

为政篇第二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今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有志去学习;到三十岁,能够坚定自立,有了自己的主见;到四十岁,对于事理都能够明白,不再有迷惑不解的;到五十岁,知道什么是天命了;到六十岁,对于所听到的一切,都能明白贯通,心中不再有违逆不顺之感;到七十岁,我即使随心所欲,也不会越出法度。”

[注释]

① 有:同“又”,“十有五”,即十又五,十五岁。

② 天命:孔子的“天命”,大致应当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命运,人的道德责任,为人的准则,人格等丰富的含义。

[导读]

这是孔子谈自己追求道德人生的人生阶段。每一阶段都有所立,又都有所不足,还待更好地“切磋”,“琢磨”。到了七十岁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了,那才算是进入人生的化境了。

设想一下,假如让我们随心所欲,我们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来?或者说,什么样的事干不出来?

我们内心都有魔鬼。只有孔子到他七十岁时,经过漫长一生的不断战斗(与自己战斗),他才最后把魔鬼从心中赶走了。

他自由了。他成圣了。

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的道德人格一定是自由的人格。真正的道德人生一定是自由的人生。真正的道德社会一定是自由的社会。

孔子七十年的修行,告诉了我们道德与自由的关系。

[成语]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四十不惑(不惑之年)

[读书社授课原创分享]

这则是孔子本人的自传。只有38个字。孔子把自己人生分成六个阶段,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最高阶段。最高阶段,是道德与自由的关系。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这样,一个国家治理的最高境界也是这样。

我判断孔子这份自传写于晚年,至少是70岁以后吧。孔子活了73岁,自传可能写于这最后三年。

假如,你来给孔子写一个简历,会怎么写?会写人生大事吧?3岁丧父,15岁丧母,20岁工作,30岁办学,51岁踏入政坛,三年之内做到了鲁国司法部长职位,曾经一段时间协助总理工作,55岁辞官周游列国,这都是孔子的人生大事。我们也是这样写自己的简历,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升官,包括结婚生子,凡人世俗的成功与失败。

但是孔子讲自己的一生,世俗人生的阶段他一个字都没提。他提的全是他的精神不断迈进的台阶。这就是我们凡人和圣人的区别和差距。其实,我们也没有资格这么写自己的简历。

我们的“学”,是为了自己,是为了看起来有学问,能获得相应的一个教席谋生。孔子的“学”是什么,追求真理,传承文化。三十而立,我们说是经济独立,不啃老。孔子显然不是,他的经济早就独立了,3岁丧父,17岁丧母,他至少17岁就独立了吧。孔子而立,立的不是经济,是思想。孔子的这个立,是为天地立心的立,为生民立命的立。我们能做到吗?我们三十岁能够独立思考了吗?能够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价值观了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人物,不是尧不是舜,是孔子,我们中国人的核心信仰,不也是孔子吗?所以孔子而立,不光立了他自己,更是给一个民族立了心。这就是圣人。

四十不惑,我们更谈不上。不惑,你至少要有判断世界大势的能力吧?世界大势你都判断不清,叫什么不惑。不惑,实在是个很高的境界。孔子说过,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什么叫温故而知新?什么样人才能做老师?做老师,至少要做到孔子那样的三十而立和四十不惑。今天,我们真是有太多太多的疑惑,今天的糊涂人,也太多太多。今天的人,立都立不起来,能在志于学的阶段就不错。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传承者

中国风骨 天下情怀

中国孔子基金会战略合作伙伴 山东儒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请关注微信公号:儒风大家(rufengdaj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