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胡四娘故事概括50字(白话聊斋志异故事)(1)

程孝思,剑南人。从小聪明,善写文章。父母亲去世很早,家中一贫如洗,连衣食都成问题,请求雇用于胡通政司搞文书抄写工作。胡公叫他写篇文章试试他的才学,胡公看其文章后非常高兴地说:“这个人不会长期贫困的,可招为女婿。”

通政司有三儿四女,大都在吃奶时就和名门望族订了婚约。只有最小的四姑娘因生母早逝,又是庶出,十五六岁还未许配人家,便招程孝思为上门女婿。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胡公年老糊涂办了傻事,但胡公根本不理会旁人的议论,清除一间书房给程生读书,供给很充实。胡家的舅兄们看不起程生,不与他同桌吃饭,连丫鬟奴仆也都讽刺他。程生沉默地不与他们争长论短,只顾刻苦地读书。众人在旁边厌烦讥笑他,程生照常不停地读书。众人进一步在旁边敲锣喧闹,程生拿起书到妻子闺房中去读。

从前,在四姑娘没有出嫁时,有个知人贵贱的神巫到通政府中看相,看遍了府中的公子小姐都没多开口,只有四姑娘到后才说:“这才真是贵人啊!”到程生上门以后,诸姐妹都口喊“贵人”来嘲笑她,而四姑娘端庄厚重沉静寡言,就像没有听到。丫鬟女仆渐渐也跟着喊“贵人”。四姑娘的丫鬟桂儿非常不服气,大声说:“怎么晓得我家的郎君,就当不得贵官呢?”二姐听到就嗤笑道:“程生若当了贵官,就挖了我的眼珠去!”桂儿愤怒地说:“到那时,只怕舍不得眼珠啦!”二姐的丫鬟春香说:“二姑娘的话若不算数,就把我的眼珠代替她。”桂儿更加愤怒,与春香击掌为誓说:“一定教你瞎了两个眼珠!”二姐恨她的话触犯她的尊严,当即打了桂儿两耳光。桂儿又哭又闹。通政夫人听到一切,也不说谁是谁非,只是微微一笑。桂儿哭着向四娘投诉,四娘正在绩麻,不发怒也不开口,照常绩麻。

通政公做生日,四个女婿都来拜寿。祝寿的礼物满庭都是。大嫂嘲笑四娘说:“你家的寿礼是什么?”二嫂说:“两个肩膀扛着一张嘴巴。”四娘态度安然,一点也不羞惭。人们看到她事事都不计较,更加欺侮她,只有胡公的爱妾、三姐的生母李氏始终看重四娘。常常照顾体恤她。每每对三姐说:“四娘外表浑朴而内心清楚,聪明含而不露,大群嫂子姐妹都在她的包罗之下,自己还不明白。程生日夜刻苦读书,难道是长期都不能出头的人吗?你不要学她们的势利作风,应该好好待她,日后见面也好说话。”所以三娘每次回娘家,和四娘总是特别亲密。

程生依靠丈人的关系进了县学读书。不久,学政负责人主持科举考试,胡通政恰好去世,程生像儿子一样挂孝,不能参加科考。居丧期满后,四娘给程生一些费用,让他参加录科考试,嘱咐他说:“以前久居岳父家能不被驱逐,仅因老人家在世,今后千万不能了。假若能扬眉吐气,回来才会有家安身。”程生临走时,李夫人和三娘又送了丰厚的礼物。进了考场,程生集中精力深入思考写好了文章,认为一定可以高中。不久便发榜了,却公然落榜了。愿望落空,心怀郁闷,程生深感无脸回乡,好在身边还有几个钱,便卷起行李进了京城。

当时不少岳父家亲友在京做官,程生怕受讥笑,便改了旧名和籍贯,找门路寄居贵官家里,江苏东海李御史非常器重他,用做幕员,资助生活学习费用,给他捐个贡生,叫他在顺天应科举考试,连考连捷,中了翰林。这时程生才向李御史说明实际情况。李公借他千两白银,派管家赴剑南,给他置产业、买房子,当时胡大郎因父亲死了缺乏钱用,要卖掉一处庄田,管家就给程孝思买下来了,成交后,再派车马来迎接四娘。

前不久,程登科后,有来报喜的,全家都不愿理会。又看见报录的名字不是程孝思,便把报喜人赶走了。在胡三郎完婚时,亲戚都来喝喜酒,姊妹和各位姑妈都在座,可是兄嫂却偏不去喊四娘。忽然一人骑马跑来,奉上程孝思给四娘的书信,兄弟打开一看,相对大惊失色。各位亲眷客人才请四娘参加宴会。两位姐姐惶惶不安,深怕四娘记仇不来参加,不一会儿,四娘风度翩翩地来了。向她祝贺的,拉她坐席的,同她寒暄的……满堂杂乱喧哗。大家睁着眼睛看四娘的神色,张着耳朵听四娘的谈吐,开口闭口不停地恭维四娘。而四娘仍像平时一样浑厚端庄。众人见她并不计较过去的长短,渐渐安下心来。正当谈笑欢洽时,门外有人哭叫很急,大家都很奇怪。只见春香跑进来,脸上染着血痕。大家盘问她,她哭着说不出话来,二娘大声问她,才哭着说:“桂儿逼着要挖眼珠,不是旁人帮忙解脱,几乎被她挖走啦!”二娘非常惭愧,头上的汗把脂粉都冲了下来。四娘像什么都没听到,座间寂静得没有一人说话,这才各自告别。四娘穿上礼服,只是拜别了李夫人和三姐,出门登车走了。众人才知道买大郎别墅的人是程孝思。

四娘开始安家时,人手用具都不够用。夫人和各位兄弟都把仆人、丫鬟和用具送给她。四娘却一样也没接受,只收下了李夫人送的一个丫鬟。过了些日子,程孝思请假回乡扫墓,随行的车马侍从多得数不清。来到岳父家,先给胡公灵柩叩头,再参见李夫人。等到舅兄们来见他,他已登车走了。胡公死后,儿子们日夜只想着瓜分家产,亡父的灵柩无人过问。几年以后,停放灵柩的房子便破漏了,眼看灵堂就要变成陵墓了。程孝思很伤心,干脆不同舅兄们商量,看好日子把岳父葬了,每个环节都做得很周全。下葬的那天,贵官们的车马接连不断,同乡的人都赞叹不已。

程孝思十多年间做着显要的高官,每遇同乡的困难无不极力帮忙。二郎因人命官司被捕入狱,视察地方的御史是程孝思的本家,执法很严明。大郎请岳父王观察写信疏通,根本没有得到答复,更害怕了。想去求四娘,又觉无脸见人,便拿着李夫人亲笔信去见。到了京都不敢马上进门,看到程孝思入朝去了,然后登门。希望四娘念兄弟之情,忘掉不痛快的往事。看门人通报后,马上有个相识的女仆出来,引进厅堂,招待的酒饭非常随便。饭后,四娘出来了,脸色很温和地问:“大哥事情很忙,怎么有空老远来看我们?”大郎拜倒在地,哭着陈述进京的来由。四娘笑着扶起大郎说:“大哥是个有作为的男子汉,这算什么大事,值得这么痛哭?妹子不过是一女流,什么时候曾这样对别人呜呜啼哭过?”于是大郎拿出了李夫人的信。四娘说:“各位嫂嫂都是手段通天的人,只要父兄帮忙百事都可解决,何至于劳烦您跑到这里来呢?”大郎无话可说,只是不断哀求。四娘拉下脸来说:“我以为大哥跋涉万里是来看妹子的,原来是为打人命官司求贵人帮忙啦!”拂袖而去。大郎只得又羞又愤地走了。回家以后向全家详细谈了求情碰壁的整个过程。大人小孩无不诟骂四娘,连李夫人也说她太狠心了。过了几天,二郎被释放回家,全家大喜,笑四娘徒然招仇取怨。过一会儿,四娘派来问候李夫人的家人到了。家人呈上礼物说:“夫人为了二舅的事情,急着派人奔走求告,没来得及写回信,叫我送来一分薄礼,以代书信。”大家才知道:二郎能被释放回家,是因程孝思帮忙。

后来三娘家里渐渐败落下来,程孝思对三娘的报答和周济远远超过平常的规格。李夫人没有儿子,四娘就像对母亲一样把她奉养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