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ETTER TO VICE是一个专门为了与你们沟通交流而设的专栏,每周会在你们的各种问题中随意摘取一封,由 VICE 编辑部的编辑和记者们分头以自己的角度解答你们的问题当然了,想要得到我们的垂爱,你得先引起编辑部的兴趣才行具体什么标准,还是得看运气来信邮箱请寄:chen.zichao@vice.com,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初级玩家盘什么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初级玩家盘什么串(ALETTERTO)

初级玩家盘什么串

A LETTER TO VICE是一个专门为了与你们沟通交流而设的专栏,每周会在你们的各种问题中随意摘取一封,由 VICE 编辑部的编辑和记者们分头以自己的角度解答你们的问题。当然了,想要得到我们的垂爱,你得先引起编辑部的兴趣才行。具体什么标准,还是得看运气。来信邮箱请寄:chen.zichao@vice.com

VICE的哥们姐们好:

我是一个北京人,从小在这儿长大,现在 28了。我周围的朋友也都是北京的,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纷纷迷上了各种文玩把件,出个门脖子手上一串一串的,BTV 财经频道里也都是收藏古玩和各种珠子的话题。我有点纳闷,这些玩意儿什么时候成了老北京传统了?我知道这可能就你在车里摆一个观音一样,并不代表你就信仰这个,但总是觉得大家年纪轻轻地玩起这些东西,张口闭口蜜蜡核桃,怎么感觉那么土啊?一点都不够现代不够酷。

更傻逼的是,去年夏天我跟一哥们在南城喝多了跟人打起来,对方也是年纪差不多的北京孩子,结果一扯衣服把一串什么珠子的佛牌给弄断了,到派出所处理的时候张口就是八千。原来打架哪儿碰上过这事儿啊?谁先动手谁掏医药费就得了,八千块钱赔这么一东西,真挺他妈恶心的。所以我就想问问你们,对年轻人喜欢文玩这事儿怎么看,到底是我太矫情了还是他们太老土了?

你好,

“车里摆个观音并不代表你信这个,挂个手串盘个核桃也不能证明你是老北京。” 这都是你自己说的。要是北京人得通过带手串来证明自己是北京人,也太没出息啦。就都凑热闹呗,别人有的我也想有,还都好个 “比” ,比谁的故事多,故事多的值钱。你就是管的有点多,我得跟编辑部说说以后不能四个人凑一块发牢骚了,戾气太重。

看来电视台也招着你了。既然这东西成了风气,人家也就是以文化的角度来促进消费吧,我是这么理解的。如果北京台专门开一个文玩频道,不影响你看新闻联播和其他节目,这样你感觉会不会好一点?你快给北京台写封信呀。

打架跟手串能联系起来我也惊了。这次坏的是手串,下次可能是手机,手表,手电。对方一点事儿没有,你们还认了,生被讹了 8000 啊,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废柴,很奇葩。你是不是因为被 hustle了8000之 后才讨厌起了带手串的?

我觉得可能是你太闲了。不喜欢就保持距离呗,你还嘴欠还说,说着说着交了 8000 块钱学费,哈哈哈哈一千个哈哈满满的恶意。

—— 编辑:车库

你好哥们,

我也是北京人,我周围也有人好( hao ,4声)这个东西,而且我也不喜欢这玩意。所以我觉得这事儿我还挺有发言权的:

第一,你确实有点太矫情了。他们玩儿什么跟你有蛋关系啊?都喜欢国安你就不能喜欢泰达了?都用苹果你就不好意思使安卓了?社会主流价值观还鄙视暴力粗口呢,你在南城喝多了不还是跟人打起来了?所以这事儿就别太纠结了,你不玩就得了 —— 真有精神洁癖的话,集体掰面呗。少俩朋友能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高兴就行。

第二,在我个人看来,这东西确实挺缺的。倒不是说它是不是能代表了什么东西,主要就是觉得审美太单一,而且看起来脏了吧唧的 —— 但这仅仅是我个人对于某一类商品的看法,就像我觉得选秀节目挺缺的、做成摩托样的电动车挺缺的、用像素块模拟出各种场景的乐高挺缺的一样,只是我讨厌这种商品,绝不会花钱在这上面而已。

这是一个消费的时代,你每天睁眼看见的所有东西 —— 我是说 “物”,几乎都是商品,都有一定的价格;而它们背后跟着的所谓 “文化价值”,其实只是淘宝商品页面下面的 “宝贝描述”,跟这个商品本身没什么关系。这么说吧:前两年有人抵制把星巴克连锁店开到故宫里,认为它是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 ;但如果这家店搬到故宫对面的景山公园门口呢?抗议的人是不是觉得这样就挺好了?逛累了还有地方歇歇脚,有地儿蹭 Wi-Fi 是不是也挺爽的?那么在故宫的红墙内外,这两家星巴克里的美式、拿铁和星冰乐又有什么区别呢?除了店租(还是商品)可能不一样之外,“文化意义” 又到底值几块钱?

所以我觉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玩儿文玩都是他们的事儿,并不代表着什么特殊意义。至于赔了八千这件事,确实挺恶心的,但你也没辙 —— 就跟刹车失灵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撞向一辆日本车,而不是奔驰宝马兰博基尼一样。这么说来,商品和消费行为本身虽然什么都不是,但当你面对它们的时候,确实还能折射出来一些东西。

—— 编辑:STH

你好,

你让我想起来前几天一个事儿:这几天倒春寒我腰疼又犯了,就老在椅子上瘫着,结果有次来了个南城口音的哥们儿凑过来问我是不是北京人—— 太他妈受宠若惊了,我赶忙解释 “没没没我就是一东北逼。” 结果哥们儿还急了: “您真逗,看您这气质就是老北京!”

提这个的意思是,我真觉得你那句 “这玩意儿什么时候成了老北京传统了?” 巨他妈没劲。国安是老北京传统吗胡同里面贴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老北京传统吗?这些也都没那么现代没那么酷,你怎么就非得跟文玩手串过不去呢?

是,文玩手串什么的也太中年危机了,但人家花你钱了?要实在看不顺眼就掰呗,朋友圈发条: “我就觉得玩手串的都他妈活傻逼,欢迎取关”, 还显得你特有态度。不敢?老北京那套 “有礼有面” 你还得贯彻落实是吧?

那你打架扯坏人家佛牌就只能老老实实掏钱呗,八千块就丢面儿,这会儿怎么就不讲究老北京传统了?

—— 编辑:莉斯

这位读者朋友:

这篇来信的最终结论会是,别人爱喜欢什么就喜欢什么,你不跟他玩就行了,别总看人不顺眼。但实际上,我跟你的看法完全一致。我只是先把 “正确” 的观点摆出来,因为我在这件事儿上是个极端分子,害怕说完实话被人绑起来。

另外这篇回信我也不留名了,省得到时候朋友们都跟我撕逼了。不过我觉得朋友们要是为这事跟我撕逼也挺小气的,我不喜欢你的习惯还跟你当朋友呢,你为什么因为我不喜欢你的习惯就不跟我当朋友了呢?

我不仅看不惯年纪轻轻玩珠子核桃的,也看不惯一年四季穿棉穿麻的,每天晚上出去跑步的,一天三顿按时吃饭的,顿顿吃水果蔬菜沙拉只吃鱼不吃肉看见肉像看见鬼的。总之,从实际上很老土到看起来很时尚的,这一帮人在我看来都是在拿一些人为编造的规则来消耗自己的青春,强行让自己步入成熟状态。或者是想显示自己属于摆脱了俗事困扰,对生活健康环保生态有更高追求的都市 hipster 人群。但实际上除了只能干看着别人吃肉以外他们什么也没有做成,世界还是尽情地下沉着。姑且把这些人称为心灵婊吧,被内容画风相似的乐活类媒体新媒体洗过脑,说白了就是自欺欺人。

我就喜欢凌晨 4点吃完火锅睡觉,乱抽烟乱喝酒,高兴就穿得花枝招展带上 15个发卡出门,不高兴就穿条睡裤上班的那种。不好意思,一不小心成为了你们所说的假朋克,但我最讨厌规则了,好不容易从学校毕业,就得想干嘛干嘛。本来生活中就处处有人拿一些烂规矩逼你,你还没够,还要把自己绑架起来。为了那串珠子你得没事去数它,带身上怕丢了,不带身上又怕废了,见着别人的更牛逼心里还别扭,给自己找这些麻烦干嘛呀。真就没别的事儿可做了吗?

但是,正如开头所说,别人爱干嘛干嘛,我管得着吗?

——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