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是每个中国人心里都不可能忘却的屈辱历史,南京保卫战的失利让三十万军民被日军无情的杀害。因为国民党军队的指挥不当,作战不及时酿成的这一惨剧。这段历史是屈辱的,也是刻苦铭心的。

有关于南京大屠杀两个惨烈事件(南京守卫战如此惨烈)(1)

自七七事变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以后,英、美等国虽然没有明确地表示出要帮助中国,但和中国的军事贸易依然进行。苏联在和中国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之后,更是积极地为我们进行了很多武器物资的援助。在这场抗日战争中,有很多外国人帮助当时弱小的我们,不求回报。

有关于南京大屠杀两个惨烈事件(南京守卫战如此惨烈)(2)

1937年八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统一抗日战线。占不到便宜的日本人很是焦急,预谋已久的计划不得已实现,这让侵华方很是着急。十一月二十四日废除了保守进攻的政策,开始大规模全面侵略。

在淞沪之战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日本突然从杭州湾浩浩荡荡地登陆,他们想一举攻下上海,实现他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想法。但是在上海作战的中国部队并没有迎敌,他们害怕被日军两面夹击,为了保存势力选择了撤回到当时的首都南京防守。

有关于南京大屠杀两个惨烈事件(南京守卫战如此惨烈)(3)

1937年十一月十二日,日军占领了上海。本来下令整顿的日本军队在松井石根的命令下全面进攻南京。他认为现在的日军尝到了甜头,气势高涨,必须乘胜追击,向西发起大规模进攻,占领首都南京,逼迫中国政府投降。他无时无刻都贯穿着以下犯上的政策,在他倔强的脾气下,日本军方妥协了他的想法,命令了二十万部队挥师进西。

国民党听到这一消息后,为了保存军队实力,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一致提出撤离南京的请求。当时的国民党因为淞沪之战伤亡惨重,打了败仗的士兵们没有高涨的情绪继续迎敌,一味地硬碰硬换来的可能是被大规模歼灭。这样的策略并无道理,不保存实力为后面的战争做准备,在不适合的时机和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斗不是明智之举。

蒋介石同意了多人的请求,但直接撤军对南京和百姓也是说不过去的,好面子的蒋介石不想在以后被世人提到时,说他是个胆小无情的人。最后,他派了十五万人镇守南京,自己带着大部队撤离。

有关于南京大屠杀两个惨烈事件(南京守卫战如此惨烈)(4)

而这十五万的军人最终是什么结果大家都心知肚明,在自己疲惫消极的时候,仇人带着他的朋友来要你命,你是没有一点反抗的余地。日军在打了胜仗后激昂的情绪促使他们作战能力大大提升,加上南京本就处在了一个易攻难守的地方。对于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优势的国军来说,蒋介石无疑是把他们推向了火坑。

但国恨家仇早已在心中埋下种子的中国军人,早就看淡生死,即使情绪低落,依然让日军久攻不下。以唐生智总指挥官为首,提出要与南京共存亡的意志后,败局就悄然萌发了。

唐生智没有战略头脑,属于是一根筋,自己想的哪怕是错误的也要硬着头皮执行。在他下达与南京共存亡的命令后,与日军一直处于硬碰硬的状态,这对地理条件不优越,军队数量不优越,武器装备不优越的国军来说,是极其致命的。

这一举措让很多士兵都丧失了作战动力,一直的被动挨打和总指挥一意孤行的命令导致无谓的牺牲,有很多人想要当逃兵。唐生智也发现了这一现象,而他并没有想着保存实力稳固军心,而是下令将停靠在长江的船只全部破坏,防止有人坐船逃走。

十三日,南京败局已定,损失惨重的国军没有能力再抵挡住日军下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蒋介石并不是无情的,他明白当时的十五万国军是怎么也守不住南京,告知他们保存实力,迫不得已就撤退的命令。但死脑筋的唐生智早早就把撤退用的船只全部破坏了,这让丧失了战斗能力的国军生无可恋。

唐生智自己却给自己留了一艘船,在败局已定的时候早早逃走了。而他与南京共存亡的意念呢?只是他当时想激起士兵们斗志的一个谎言。

有关于南京大屠杀两个惨烈事件(南京守卫战如此惨烈)(5)

群龙无首的国军一下就乱了套,没有总指挥的部队不知道面对大量日军的进攻该如何是好。除了六十六军和八十三军的部队还在前线为突出重围而奋斗时,其他全部国军都逃到了长江江口。

因为唐生智自己先逃跑的原因,没有人给驻守江口的三十六师发送撤退消息,他们认为这一大批跑来江口的部队是日军的奇袭,随即下令对这些人机枪扫射。慌乱的国军为了保住性命,大部分人跳江逃走,但他们已经忘了自己会不会游泳,导致很多人淹死江中。还有一部分人脱了军装丢掉武器,伪装成老百姓混进城中,他们认为日军攻了首都就会善罢甘休,不会对百姓做什么的。

他们想错了,日军的残忍在这一刻被无限地放大,让中国人永远都不可能忘却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了。百姓们被机枪扫射扔进长江,被丢进深坑活埋,被拿去当人肉桩子练习刺刀。用烧杀抢掠来形容这次屠杀都显得是仁慈的,这次大规模的屠杀已经没有词语可以形容当时的惨状。

有关于南京大屠杀两个惨烈事件(南京守卫战如此惨烈)(6)

1937年十二月十三日,《东京日日新闻》报道了一篇让中国人永远忘不掉的新闻——“杀人竞赛”。两名日本军官用杀人来娱乐的比赛不止让中国人愤怒,更是让世界愤怒。完全不遵守国际条约的日本人让全世界都气愤不已,这让他们在战败后在军事法庭的审讯上成了有力的证据。

有关于南京大屠杀两个惨烈事件(南京守卫战如此惨烈)(7)

这次的南京保卫战是血淋淋的教训,总指挥得一意孤行,其他将领的玩物丧志都是导致这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导致三十万同胞被无情屠杀的罪魁祸首。十五万的国军,有四万人成功突围,一万人战死,他们虽然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军官手里的棋子,但他们在人们心中就是誓死保卫首都的英雄。

那剩下的十万人呢?全部放下武器投降了。本来日军浩浩荡荡来袭的大规模战役,牺牲的军队只有一万人,高出十倍的人选择了投降。这要说是他们胆小怕死,还是说这是唐生智把他们逼上了绝路呢?

有关于南京大屠杀两个惨烈事件(南京守卫战如此惨烈)(8)

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是密切相连,前者的失败成就了后者的诞生。一个军官错误的指挥导致本可降低最小的损失被无限扩大,虽然在下达镇守南京的命令后蒋介石依然坐镇南京并指挥,可在十二月七日就早早撤离走了。

没有领导的监督,手下们开始放松,他们都认为这只是出于人道主义的一次“演出”罢了。确实不无道理,四天后蒋介石就下令让部队撤离,可喜欢装的唐生智早就把其他人撤离的船只破坏了,自己坐自己的船偷偷逃走了。

“说得比唱的好听”的唐生智是当时第一个提出派兵留守南京的第一人,他也大力赞成保卫南京是能提高人民心中地位的方法,也很乐意担任这次保卫站的总指挥官。可他的积极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有关于南京大屠杀两个惨烈事件(南京守卫战如此惨烈)(9)

南京大屠杀人民不会忘,国家也不会忘。每年的十二月十三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是在万人坑的遗址上建立的,馆里陈列着当时日本人罪恶的证据。留言墙上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民的心愿,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对于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全世界人民来说,都是震撼的。有人愤怒,有人忏悔,有人怜悯。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无时无刻地提醒着南京人民,提醒着中国人民,这一段屈辱的历史不能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