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6月9日,毛泽东主席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写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字题词。同月,高等教育部下发《关于各财经学院设立夜校及函授专修科的决定》,以呼应5月份刚刚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教育工作会议。该次会议提出,“用函授或举办夜大学等办法吸收工矿干部、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进行在职学习,是一项极重要的培养干部的方法。”

1955年9月,于沈阳建校已近三年的东北财经学院,开办夜大学,并于一年后的1956年9月开办夜大特别班,招收厂矿企业单位科长或相当于科长以上干部,学制均为二年。

1957年9月,东财院首次开办函授教育,招收在职学员383名,学历本科,学制四年,分别学习工业会计、农业会计和贸易会计的专门化。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1)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2)

东北财经学院函授部专业介绍

时年36岁的黄俊义,被工业会计专业录取,成为东财院开设函授教育后,首期招收的383名学员之一。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3)

1957年9月黄俊义被工业会计专业录取

1958年7月,辽宁省委决定,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和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合并后,东财院分散成辽大的经济系、财政系和计统系,原东财院的函授学员及教学关系,一并转入辽宁大学。

1958年9月开学后,当黄俊义上交东财院的学生证,更换为辽宁大学学生证时,左洪林收到寄自沈阳的录取通知,成为辽宁大学58级统计专业的函授学生,学号582602。

58级函授新生的集中面授地址共分三处。辽宁生源在沈阳辽大本部,吉林生源在长春吉林财贸学院,黑龙江生源在哈尔滨商业学院。其中的吉林财贸学院,前身即为1952年10月份合并组建东北财经学院的三所院校之一的东北银行专门学校。

东北银行专门学校成立于1950年8月,由东北人民银行总行创办,设有银行信贷、银行会计、银行统计三个专修科及一个高职科。1952年,三个专修科随东北银行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东北财经学院而迁至沈阳,所余教工及高职科学生续建为中国人民银行长春银行学校。1958年9月,长春银行学校升格为吉林财贸学院,并因东财院同期合并组建辽宁大学而成为辽大吉林函授学员面授所在地。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4)

1958年辽宁大学函授夜校部开学通知

辽宁大学在1958年四季度发给左洪林的通知中提及两件事:

1、作为省级大学的辽大仍然缺乏电力。通知提及,“目前由于电力缺乏,我校发电设备尚未全部建成,有些讲义虽已编完,但不能复印。……本期函授通讯,亦因电力缺乏,缓期出刊。”

2、深翻地运动正在深入开展。通知写到,“为了胜利地完成辽宁省明年农业生产翻一番的任务,根据省市委的决定,我校停课三周,大部分师生投入深翻运动,……因各专业教师多已下乡参加深翻地运动,一年二期学生期末考试论文的成绩评定工作尚未结束。”在紧随1958年而来的1959至1961三年里,国内粮食大幅减产,饥灾盈野,或同席卷全国的深翻地运动过火发展不无干系。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5)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6)

1958年四季度 辽宁大学在通知中提到电力缺乏和深翻地运动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全面制定了大跃进运动的各项主要计划。8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今冬明春在农村中普遍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提出“在这个运动中,要充分发扬‘拔白旗、插红旗’的共产主义风格”,“应该把一切‘白旗’以至‘灰旗’统统拔掉,把红旗普遍插起来”,彻底批判“部分富裕农民残余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大破右倾保守思想,使“观潮派”和“秋后算帐派”在思想上彻底破产,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更加深入人心。

1958年10月底,辽宁大学党委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决贯彻省委扩大会议决议,充分发动群众,拔白旗、插红旗,立即开展思想翻身、工作翻身运动。11月23日, 党委召开全校“双翻”运动誓师大会,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动员起来,迅速掀起翻身运动高潮。11月28日,左洪林接到辽大通知,被告知“由于学校正在进行翻身运动和教育革命”,入学后的第一学期课程全面停止,改为自行学习。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7)

1958年11月 辽宁大学在通知中提到翻身运动

1959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全日制学校应该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纠正宁“左”勿右的思想倾向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革命对象”等说法。

1959年上半年,左洪林收到辽宁大学寄来的通知,函授教学秩序恢复正常,面授及复习考试均如期举行。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8)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9)

1959年初 辽宁大学恢复函授教学通知

1959年8月,辽宁大学原属东北财经学院计划统计系和财政信贷系师生,与贸易经济等部门经济专业的部分教师一起,从沈阳迁至大连,同辽宁商学院合并组建辽宁财经学院。南迁院系所对应的函授学员及教学关系,也再次迁移,转入辽宁财经学院。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10)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11)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12)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13)

辽宁财经学院函授教育规程

黄俊义和左洪林上交了辽宁大学学生证,换发为辽宁财经学院学生证,学籍转入大连。1959年上学期,辽宁和吉林学员的面授地址仍分别为辽宁大学和吉林财贸学院,黑龙江学员改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上课。此后各学期,由于面授所需教室需要辽财自行沟通解决,缺乏固定教学地点,学员跨省上课现象时有发生。上述情况在1962年辽财与学员所处业务部门共同办学之后,才有所缓解。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14)

辽财通知提及上交及换发学生证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15)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16)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17)

辽宁财经学院函授生面授地点通知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18)

吉林学员需前往辽宁或哈尔滨参加现场学习和考试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19)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20)

黑龙江学员需前往吉林参加现场学习

1960年之前,辽财函授教学管理由各系分散进行。1960年秋,辽财成立业余教育部,统管函授教学。1960年12月,辽财调整机构设置,撤销业余教育部,将其工作归至教务处,任命高尚勤为教务处副处长,任命纪翠新为图书馆副主任。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21)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22)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23)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24)

辽财计划统计系分管本系函授教学时所发通知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25)

辽财业余教育部统管函授教学时所发通知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26)

辽财教务处统管函授教学时所发通知

1961年,由于原东北财经学院招收的四年制函授本科生学习年限过长、课程设置过多,学员因退学或考试不及格而取消学籍的比重大幅增加,所余学员数量严重不足。有鉴于此,辽财对之前招生的函授班级进行调整,仅保留了1957年首批招录的工业会计函授班,取消了1958年之前招收的其他班级。作为1957年首期招生的383名函授学员之一,工业会计专业的黄俊义得以保留学籍。

1962年7月,黄俊义顺利毕业,成为第一批四年制函授本科毕业生,获颁第0003号毕业证书。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27)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28)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29)

1962年7月颁发的黄俊义毕业文凭

黄俊义毕业四年后的1966年8月25日,辽宁财经学院首个红卫兵组织——“北京宣言”,在北京成立,宣告了辽财文化大革命的正式开始。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30)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31)

1966年8月25日“北京宣言”成立徽章

十年浩劫期间的辽财,造反武斗时有发生,大批教师遭到批斗和下放,教学秩序经受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劫难中,大多数辽财师生坚守岗位,顶住压力,使辽财成为文革期间全国唯一完整保留的财经类本科院校。

1980年,辽财恢复中断已久的函授教学,由干训处统管负责,时任干训处副处长为高尚勤和纪翠新。辽财开设了工业会计、商业会计、财政、基建财务信用、工业统计、商业统计、物资管理、商业管理、对外贸易等9个专业,招收三年制专科函授生1735人。同年7月,财政部批复同意辽财撤销干训处,设置函干处,负责函授教育。

1981年9月,25岁的辽宁朝阳女孩宋瑞珍报名参加商业统计专业的函授教学,学号81-4-0020。1983年,黑龙江国营农场部分职工,报名参加辽财函授课程。1984年8月,宋瑞珍修完为期三年的全部课程,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32)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33)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34)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35)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36)

宋瑞珍毕业证书及成绩单

1985年10月,辽宁财经学院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

随着课程的推进,黑龙江国营农场函授学员和辽财授课教师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老师们纷纷为学员送上祝福并签字留念。1984年11月,政教室哲学室的李克老师为农场同学签名留念;李克老师设计创作的中国史图墙和世界史图墙分别于1997年和2002年作为校庆献礼作品完成制作,如今已成为东财的地标性建筑。1985年9月,干训处副处长纪翠新为农场学员留言,“黑龙江国营农场83级全体函授同学勤奋学习”。1986年3月,未来为东北财经大学校歌填词的宋广法老师,为农场学员签名留念。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37)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38)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39)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40)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41)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42)

黑龙江国营农场学员收到的函授留言册(部分)

1986年11月29日,东财呈交财政部的《关于举办本科函授教育的报告》中提到,“我校已有30多年函授教育的历史,尤其1980年恢复函授教育以来,已为东北地区培养大批具有专科水平的财经人才,已毕业四届专科函授生3650人,现在函授在校生4280人。”

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博物角东财函授教学)(43)

1986年9月 83级商业会计函授班毕业合影

1987年,东财函干处更名为成人教育处,1989年升格为成人教育学院,2015年定名为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学院依托东财的一流学科优势和雄厚师资力量,“培育卓越财经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开展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培训。

回望来处,在混乱中不自弃,在喧嚣中不自迷,在繁盛中不自满,东财函授阔步前行,用自己六十余年的历史,见证了学校的变化兴盛和国家的发展腾飞。

期待未来,期待明天更美好。


以上图片均来自随时聚博物角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