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胀气、经痛、扭伤、腰痠背痛……面对疼痛的当下,你只会吃止痛药或忍耐吗?针灸科医师归纳六大治痛要穴,要你记住口诀,不再忍痛。

事情永远做不完,行事历上总排着满满的待办事项,但头痛、肩颈痛、胃痛、经痛、腰痠背痛……却像个冒失鬼,老是霸道地打乱行程,过分点的还照三餐折磨人,有时甚至像关不掉的懒人闹钟,按掉又响、按掉又响……

面对恼人的疼痛,除了吃止痛药,还有什么好方法?

因感慨在尚未抵达病院前的急救过程无法替伤员缓解疼痛,于是维也纳大学附设医院麻醉与重症治疗科医学博士贺拉夫(Klaus Hoerauf)做了一个研究,他从中医里找出五个止痛的穴位点,在救护车运送外伤患者的过程按压,测试能否在药物介入前透过穴位按摩替伤者止痛。

这篇发表在《Anesthesia and Analgesia(麻醉与镇痛)》期刊的文章搜集了60个案例,分成:按压真实穴位组、按压假穴位组、没压穴位组。结果发现,在抵达医院前,按压真实穴位那组不仅疼痛明显降低,而且伤员的焦虑减轻、心跳趋于稳定,满意度也较高。

2.肚腹三里留

日本人称它为保健穴,堪称世界上最常用到的养生穴位之一,郑鸿强这么介绍足三里。

它位于足阳明胃经,是调理肠胃功能的保健要穴,举凡所有肠胃问题,胃痛、胃痉挛、胀气、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肚子痛等症状都可以按,所以有「肚腹三里留」这样的口诀。

足三里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按了以后一天可以走三里路。郑鸿强提到,足三里能缓解膝腿疼痛,对于下肢容易疲劳、没办法走路的人,按压后可以让双腿变得比较有力。

▲足三里在哪里:膝盖外侧有个有个凹陷处叫外膝眼,足三里就位在外膝眼下方三吋(四指幅宽)的位置。

身上有四个止痛穴(人体6大穴止痛)(1)

3.妇科三阴交

一篇发表在《疼痛治疗的护理(Pain Management Nursing)》期刊的文章,回顾了1996~2011年以「指压」(acupressure)和「疼痛」(pain)做为关键字的文献,其中提到经痛与产痛的文章几乎都是按压三阴交,相较作者归纳的其他痛症,都未看见如此明确的交集,可见「妇科三阴交」的口诀确实名不虚传。

桃园长庚医院中医部针伤科主治医师叶柏巖说明,三阴交指的是三条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处,它主要调理下焦,也就是肚脐以下的部位,其中对治疗妇科疾病特别有效,所以经痛、产痛、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按压。

不过郑鸿强提醒,该穴有刺激子宫收缩的效果,怀孕期间最好避免按压。

▲三阴交在哪里:脚踝内侧最高点往上三吋(四指幅宽)的地方。

身上有四个止痛穴(人体6大穴止痛)(2)

4.腰背委中求

搬重物、坐姿不良皆易导致腰痠背痛,所以无论劳力工作者或办公室内的静态工作者多少都有腰部筋膜、肌肉、韧带、 椎间小关节、关节囊等部位扭挫损伤。

经过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口诀是:「腰背委中求」,它主要治疗腰、脊、背痛、坐骨神经痛及背侧下肢活动不便等症状。

▲委中穴在哪里:位在大腿后侧,膝窝中央两条筋之间的位置。

身上有四个止痛穴(人体6大穴止痛)(3)

5.内关心胸胃

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与心脏关系密切,能够防治心血管疾病,舒缓心绞痛、心律不整……。

此外,内关穴是联络三焦经的络穴,所以它能调节三焦气机、活血止痛;同时它又与奇经八脉中分布于胸腹的阴维脉交会,因此可治胸中诸疾,如咳嗽、气喘、呕吐、胃痛等症状,是故有「内关心胸胃」的口诀。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陈玉升也提到,疼痛有时候是情绪、压力所致,且疼痛是很主观的症状,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缓解,容易焦躁不安,使负面情绪加重疼痛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按压内关穴能够达到宁心安神的效果。郑鸿强指出,内关能刺激副交感神经,让心跳趋于稳定,所以紧张的时候可以按,疼痛时揉捏它也能安神止痛。

▲内关穴在哪里:手用力握拳,前臂内侧会有两条筋浮起来,在两筋之间,手腕横纹上两吋(三指幅宽)的位置。

身上有四个止痛穴(人体6大穴止痛)(4)

6.外伤阳陵泉

有关筋骨的东西都可以找足少阳胆经上的阳陵泉,郑鸿强一语道破。所以象是关节炎、五十肩、运动伤害、扭挫伤、落枕……等症状都可以按,这就是「外伤阳陵泉」的由来。

郑鸿强在临床上也会搭配旁边的足三里一起扎,通常一下针,筋立刻就松开,所以他也建议,筋拉到的时候可以同时按压阳陵泉与足三里。

▲阳陵泉在哪里: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凹陷处。

头颈部疼痛找合谷,肠胃不适捏足三里,妇科症状压三阴交,腰痠背痛按委中穴,心血管问题寻内关,筋骨痠痛找阳陵泉。

身上有四个止痛穴(人体6大穴止痛)(5)

张震说,牢记「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妇科三阴交,腰背委中求,内关心胸胃,外伤阳陵泉。」六句口诀,让你无论面临何种疼痛,都能一次找到相应穴位,缓解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