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要求我们“待人以诚”,这是我们与人交往应该具有的品格。

但是“待人以诚”并不是幼时我们所理解的将内心所想完全暴露给他人,因为过度向他人交代个人信息容易遭到伤害,古代的谏言大臣是著名的濒危职业,死亡率极高。

如今也是,有时别人并不一定喜欢听真话,说话留三分余地也是高情商的体现。

所以待人接物主要看一张嘴,管住嘴更安全。

真诚一定是一件好事的,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面对不同事件需要采用更为妥帖的处理方式,倘若真诚不是好结果的最优形成因素所需要的,我们便留七分。

会说话的人都懂得逢人只说三分话(真正会说话的人都懂得)(1)

随着人心的浮躁,以诚待人并不一定会获得好结果,真诚不会获得别人同等的真诚。

人性是经不起考量的。

特别是在商业对峙中,双方都想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抛出模棱两可甚至虚假的消息进行试探时,彼此的博弈与较量就已经开始了,那么真诚就不适合出现在这种场合。

通过无数次借钱、诈骗例子血淋淋的证明了真诚对于某些人并不适用,哭穷的时候你伸出了援手,然而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举目无亲”,甚至收回借款都是一种奢望。

诈骗案多从熟人下手,先装作一副我和你的关系非常近的样子,实则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就弃之如敝履。

所以我们的长辈会教导我们多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因为值得付出自己真诚的人不多,随着成长我们逐渐成为社会这片汪洋的一座座孤岛。

会说话的人都懂得逢人只说三分话(真正会说话的人都懂得)(2)

看似每天的饭局、人情往来有很多,实则都是在为了自己的目的奔波。

逢人说三分话,那么我们应该保留哪七分呢?

保留隐私

当我们与不熟的人相处时,自己的隐私是要保留的,在正常的一段初识交谈中,我们没有必要直接互换手机号、交代身份证、交代户口信息或是住所位置,这根本就不是正常谈话中需要蕴含的因素。

即便是认识了一段时间的人,我们在交谈中依旧需要保留隐私。

对错尚不可分,但人与人的立场却有鲜明的分别,当两个人处于激烈的竞争关系尤其需要保留个人隐私,两个人身处不同单位就要保留单位隐私。

保留隐私不仅是保留以上较为重要的信息,也包括一些小事,如个人喜好、自己的弱项等等。

会说话的人都懂得逢人只说三分话(真正会说话的人都懂得)(3)

人与人关系的升温需要保留隐私作为一种“小情调”,“小情调”某时突然展现的风采都会成为我们的魅力,让人眼前一亮。

保留真实目的

在一场有目的的谈话过程中,保留真实目的会使我们的成功率大幅度加强,例如借钱。

数据证明直接开口借钱的失败率远超于旁敲侧击的借钱,先聊一些趣事,两个人之间共有的回忆,使感情迅速升温,再“不经意”聊到自己目前面临的困难,此时部分人甚至会主动问你是否需要帮助,借钱几率也会大大提高。

再例如想要从他人口中探听别人不想说的情报,直接问被拒绝的几率堪称百分之百,然而旁敲侧击,说明说的好处和不说的后果就会大幅度增加成功几率。

会说话的人都懂得逢人只说三分话(真正会说话的人都懂得)(4)

保留负面实话

负面实话是摧毁一段关系的利器,并且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容易被伤害原因的榜首。举几个例子便非常清晰。

减肥中,自己饿了几顿,虽然自己心里清楚可能没有什么用,但是你问朋友自己有没有瘦一点,朋友直接说“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么胖。”

在医院中,医生直接对重病的病人说“不用努力费钱了,又治不好。”

这两个一轻一重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有些实话明知道确实是这样,但是理智规劝你不要说出口。

有时答案就在彼此的心中,你的回答是延续对方希望的最后一丝光亮,就不要低情商的去做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会说话的人都懂得逢人只说三分话(真正会说话的人都懂得)(5)

保留短处

保留短处一方面是保留自己的缺点,一方面是保留自己的负面情绪。

保留自己的缺点常用于求职面试,要说出你能为公司带来什么收益,你能起到的作用。

一味说自己缺点的人就会显得能力有所欠缺,不能承担相应的责任。

另一方面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适当的自嘲自黑是幽默,过度的贬低自己就是负面情绪的外显了,没有人会接受总是散发负面情绪的人。


长时间处于压抑心理的人更容易损害身体健康,消极中的人不会去做有利于自身的事情,行事作风会有失偏颇,带有浓郁的主观情感色彩。

事情的结果往往同墨菲定律一般稳步向最坏的结果靠拢,坏的结果导致更消极的情绪导致恶性循环。若找不到开导自己的方式最终会向抑郁发展。

说话说三分不仅是情商的体现,也是对自己智商的锻炼,管住自己的嘴也是保护自己的利益安全。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