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语乐坛中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

他才华横溢,冠绝词曲,一生创作了2000多首作品,且首首经典。

他表面上放荡不羁潇洒一生,但却为了振兴香港乐坛而大骂了刘德华三年。

他就是鬼才黄霑,一个被时代铭记的男人

黄霑和李小龙不打不相识(拳打巨星李小龙)(1)

1、

1941年黄霑出生于广州,8岁那年跟随父母移居到了香港

刚到香港的黄霑,就做了一件大事,就是跟李小龙干架。当时的黄霑就读于喇沙书院,跟李小龙是同一年级的人,表弟与李小龙发生矛盾,前去寻黄霑为自己出头,可等黄霑杀到李小龙面前才发现,自己跟本就不是李小龙的对手。

眼看骑虎难下,黄霑只好硬着头皮出手,结果可想而知,因为两人实力悬殊,黄霑被揍得鼻青脸肿,不过也正是这场实力悬殊的交手,让李小龙与黄霑成为了好友。

在后来的许多年间,黄霑不止一次对外提及两人的相识经历,这也成了黄霑人生中,最引以为傲的一段经历。

黄霑和李小龙不打不相识(拳打巨星李小龙)(2)

2、

要说音乐天赋,黄霑那是从小就有的

读书时,他是校口琴队的一员,率队连续5年拿下口琴赛冠军。

这段时间,他便为邵氏电影配乐、伴唱显露出了极高的音乐天分,16岁那年,黄霑拜了著名口琴家梁日昭为师,梁日昭很欣赏他,时常推荐各种流行的、经典的中西音乐给他。

黄霑和李小龙不打不相识(拳打巨星李小龙)(3)

以上帝的视角来看,黄霑的正业就应该是音乐,然而港大毕业之后,黄霑却一直处于不务“正业”的状态。

黄霑的第一份工作是老师,而且教的是《圣经》,实在是难以想象,放荡不羁的黄霑教书育人的正经模样。

黄霑和李小龙不打不相识(拳打巨星李小龙)(4)

两年之后,自评为“误人子弟”的黄霑忍不了了,跳槽到了广告行业,就好像一匹黑马一样,黄霑进入广告行业没多久,他就迅速火了起来。

曾在香港广告界风靡一时的“人头马一开,好彩自然来”这句广告语,便是黄霑的手笔。

在那个阶段,广告才是黄霑的主业,而让他青史名垂的填词、作曲等,反而成为了玩票性质。

3、

时间进入上世纪70年代末,香港流行文化进入黄金期,粤语歌兴起,逐渐鼎盛,是时代在召唤黄霑。

这一时期,黄霑在香港乐坛可谓呼风唤雨,开创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1980年,周润发参演的电视剧《上海滩》开始录制,作曲家顾嘉辉突然打电话给黄霑,着急需要黄霑填一首词。

在听完顾嘉辉清唱《上海滩》激昂曲调时,黄霑坐在马桶上,只用了20分钟,就将词填完了,听着马桶抽水的声音,黄霑不禁哼唱着“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没错,就是那首和电视剧《上海滩》,一起火遍大江南北的同名主题曲,谁又能想到呢,这首传唱至今的佳作,竟然是黄霑坐在马桶上用了20分钟完成的。

黄霑和李小龙不打不相识(拳打巨星李小龙)(5)

1981年,中英政府就香港问题会谈之时,香港永恒唱片公司的老板邓炳恒找到了黄霑,他决定抓住眼前的大好机会,为旗下的青年歌手张明敏出一首爱国歌曲。

但那时的粤语歌曲一度火热,国语歌曲在香港几乎没有什么市场,然而在得知对方写歌的初衷之后,黄霑心中满是愤慨,立马执笔写出了心中所想,没有怎么修改就完成了一首词。

当作曲家王福龄看到“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顿时心潮澎湃当即答应谱曲。

于是就有了那首激荡华人世界,响彻大江南北的《我的中国心》。

寥寥数句歌词,写尽了国人的爱国之心,令无数中华同胞热血沸腾,此时的黄霑凭借着满腹的爱国之情,一举登上了香港流行乐坛的最高峰,他被人们称作是“最会写歌的人”

黄霑和李小龙不打不相识(拳打巨星李小龙)(6)

1990年,徐克邀请黄霑为电影《笑傲江湖》作曲,黄霑便欣然接下了这首曲子,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首曲子的撰写让他备受煎熬,徐克要求黄霑自己心目中的江湖,三大高手在江湖中相遇,知己相见,惺惺相惜的场景,充满江湖的豪情和诗意,结果黄霑连写了六稿,都被徐克给驳回了,一向洒脱的黄霑都有点慌了,随即闷了几口烈酒,一头蒙进在那个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的江湖。

黄霑和李小龙不打不相识(拳打巨星李小龙)(7)

三位顶尖高手在武林中独孤求败,因此这首歌也要体现大道而简,黄霑随手翻了翻手头的书,“大乐必易”四字映入眼帘,黄霑顿时灵光一闪,他抛开各种的音乐技巧,只用了宫、商、角、徽、羽五个古音,撰写出了一首极其豪迈的曲子。

随即就甩给了徐克,并附上了一句“爱用不用”,徐克收到了黄霑传真的曲谱,一向苛刻的他,一下就被这首曲子震撼了,如获至宝,这首歌便是《沧海一笑》。

1992年,51岁的黄霑再次被徐克邀请,为电影《黄飞鸿》配乐。

黄霑再次突发奇想以威严庄重的古曲“将军令”为蓝本,历时两个月,改编出了气势磅礴的《男儿当自强》,一举斩获了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奖,再创经典。

黄霑和李小龙不打不相识(拳打巨星李小龙)(8)

毫不夸张地说,粤语歌坛就是黄霑的江湖,他比任何人都热爱这片江湖。

90年代,天王刘德华尝试写歌,黄霑在专栏里骂了刘德华三年“没见过这么笨的作词人”,虽然刘德华被黄霑骂得很惨,可刘德华也并没有怀恨在心,反倒更加努力的在歌唱事业上发展。

直到刘德华发布的歌曲《冰雨》之后,才终于获得了黄霑的认可

从这一点我们似乎可以看出,黄霑所谓的骂,并非是对刘德华有成见,而是希望他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黄霑虽然骂了三年,但却也鼓励了刘德华三年

4、

只是可惜,这位纵横乐坛36年无人超越的鬼才词曲家,最终还是败给了病魔。

2004年,黄霑为张敬轩填词《Biessing》,不曾想这是他最后的作品,同年11月24日,因肺癌病情恶化抢救无效。

黄霑辞世享年63岁

同年12月5日,黄霑博士追悼会在香港大球场举行,两万多人前往悼念,球场上空,久久回荡着黄霑作词的《楚留香》

黄霑和李小龙不打不相识(拳打巨星李小龙)(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