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康师傅方便面又“火”了,脚气酸菜、烟头腌制、老痰工艺......康师傅老坛酸菜面的生产环境,只能用“令人作呕”来形容。

对康师傅地沟油事件看法(地沟油造油包五年后)(1)

康师傅母公司,第一时间向消费者道歉,宣布取消与插旗菜业的合作,承认对供应链管理存在问题。

这已不是康师傅第一次在供应链管理上出大问题了,早在2016年,康师傅就被中国台湾媒体曝出使用地沟油制作油包的新闻。

铁证如山下,2017年,康师傅宣布解散台湾地区的公司,永久退出台湾地区市场。刚刚过去5年,老坛酸菜面又搞出个“老痰工艺”,康师傅供应链管理究竟混乱到什么程度?

对康师傅地沟油事件看法(地沟油造油包五年后)(2)

另一款最近大火的白象方便面也在第一时间表示:本公司与插旗菜业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引来粉丝们的力挺:求求你小象,买个热搜吧!

对康师傅地沟油事件看法(地沟油造油包五年后)(3)

踏踏实实做了25年方便面的白象,多次拒绝日资收购和入股,而康师傅早在1996年上市前,就接受了日本三洋公司的投资,日本人占股33.4%与顶新的33.4%平起平坐,并列第一大股东。

康师傅控制了方便面40%的市场

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饮食健康越来越重视。两三包调料、一块油炸面饼组成的方便面与“健康”二字毫无关联,康师傅方便面地增长一度陷入负值。

2013年-2015年,康师傅营收分别为109亿美元、102亿美元和91亿美元,净利润从4亿美元下滑至2.56亿。短短三年时间,康师傅利润几近腰斩。

拉面说、自嗨锅、自热米饭、单身小火锅......大批打着健康概念的速食品牌趁势而起,称霸内地市场长达20多年的康师傅的市场地位摇摇欲坠。

2018年,找不到提升业绩办法的康师傅,干脆宣布涨价,袋面、桶面涨价1-2元,冰红茶之类的饮料涨价1-3元。涨价的效果很明显,康师傅稳住了业绩下滑的趋势,又过了两年好日子。

对康师傅地沟油事件看法(地沟油造油包五年后)(4)

转机发生在疫情期间。消费者外出机会减少,给方便面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一位康师傅珠江三角洲的总经理潘某,在给员工开会时,鼓励员工加大销售,称:“此时,天助我也......来了疫情。”把疫情和发财,毫无顾忌地联系在一起,发国难财。

2020年财报显示,康师傅依旧占据着国内43.2%的市场销售,全年营收达676亿元人民币,方便面卖了295.1亿,占了总收入的4成,收入同比增长16%,比2019年多赚了近60个亿。

对康师傅地沟油事件看法(地沟油造油包五年后)(5)

国内方便面市场另一个重要玩家是统一集团,占有15%的方便面市场。康师傅和统一同为台资企业,乘上了大陆发展的快车,携手吃下了60%的市场。

2008年,统一率先发现了酸菜与方便面结合的潜力,推出了第一款“老坛酸菜面”并请来汪涵代言。老坛酸菜面非常成功,2008年-2011年,统一老坛酸菜面的销售额从1.5亿直冲35亿。

对康师傅地沟油事件看法(地沟油造油包五年后)(6)

原本康师傅占有55%的市场,被老坛酸菜面打得只剩下40%多,康师傅紧急推出“陈坛酸菜面”,与统一打擂。两人你来我往,打到了2015年,酸菜面份额逐渐稳定在6:4后才休战。

白象方便面仅剩下7%市场份额

与方便面巨头康师傅相比,白象市场份额小得可怜,只有7%,大都还集中在乡镇市场。大城市的超市里几乎看不到白象方便面的影子。

1996年,康师傅在港交所敲锣上市的那一年,姚忠良盘下了濒临倒闭的河南“白象食品厂”。此时的白象由于管理不善,产品质量差,连续亏损了六年,员工发不出工资,都在混日子等倒闭。

姚忠良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改变白象多元化的经营策略——什么食品都想做,结果什么都做不好。他定下了主攻方便面的经营方向。

对康师傅地沟油事件看法(地沟油造油包五年后)(7)

那时候,方便面在农村可是稀罕物,一个农村娃娃吃一碗方便面能高兴好几天。康师傅沉溺于大城市,没心思做农村市场,这给白象留下了空间。

2007年时,白象方便面年产量达74亿包,年销售额52亿人民币,在农村市场打下了一片天地,成为继康师傅、统一、今麦郎之外的第四大方便面品牌。

白象的崛起,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日本人很早就介入了我国方便面行业,康师傅、统一、今麦郎做大后,都受到了日资入股的邀约,三家接受了日资,尤其是康师傅,不但接受日资,还给予了大股东地位。

日本人希望购买一些白象的股份,并且暗示:可以帮白象上市,一起赚股民的钱。

姚忠良不懂股市,对赚股民的钱没有兴趣。他只知道,企业不上市自己说了算,企业上了市股东说了算。算来算去,还是日本人占便宜,他便拒绝了日本人的入股要求。

对康师傅地沟油事件看法(地沟油造油包五年后)(8)

但企业扩大生产和打市场都需要资金,当统一和康师傅为了老坛酸菜面拼得火热时,缺乏资本的白象只能站在旁边看,继续卖大骨汤面。

不敢赌的白象,注定做不大

2010年,姚忠良第一次接受了上海复星集团的入股,筹得2000多万元,开始谋求上市。为了配合IPO,白象犯下了一个战略性错误:进军生鲜面市场,在线下开“福喜”面条店。

开面条店之前,白象请了家调研公司,做鲜面条市场调研。调研数据令人振奋:预估鲜面市场有3000个亿的规模,比500亿的方便面大多了。

对康师傅地沟油事件看法(地沟油造油包五年后)(9)

3年内,白象风风火火铺了200家福喜面条店,采用统一生产、包装、配货、全程冷链的模式,产品质量没有任何问题,但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几乎没有盈利的店铺!一家店每天要做到400元才能平衡,但大部分只能做100元。

福喜的失败,惊醒了姚忠良,他迅速取消了上市计划,又老老实实做方便面去了。

白象的员工回忆说,白象的管理层相当保守,无论做任何事,都要考虑河南的大本营,河南做好了才敢去外省。

200家门店的失败,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完全可以总结经验,调整策略,3000亿的面条市场还是有机会的,但白象亏了钱就不敢再赌了。

对康师傅地沟油事件看法(地沟油造油包五年后)(10)

不少想投资白象的机构,纷纷停下了脚步。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家野心勃勃、快速扩张的白象,而不是干不好就退回河南的白象。有投资人轻蔑地断言:这样的性格,注定白象做不大。

欣赏保守的白象

像白象这么保守的公司,如今已经不多了。现在的创业者,恨不得“一年创业,三年成功,五年上市”,企业跑得越快越好,赚不赚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到资本的青睐,一起去股票市场赚投资人的钱。

白象,虽然得不到资本的青睐,但不上市不妨碍企业的经营。只不过手里的钱少一点,扩张的速度慢一点。慢下来的企业才有精力关注自己的产品。

这几年,我们听过太多资本故事:蚂蚁金服一上市,杭州多出2000个亿万富豪;瑞幸咖啡创造美股最快IPO纪录;乐视在创业板股价一飞冲天;摩拜单车创始人三年赚了15亿......

我们多久没有关注踏踏实实做产品的企业了?财经媒体的镜头里没有白象方便面,因为资本不喜欢它,它的市场没有高额利润。

对康师傅地沟油事件看法(地沟油造油包五年后)(11)

资本游戏是少数人的财富盛宴,我们需要白象这样的企业,保守、有自知之明、给社会创造就业,给员工提高福利,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回归企业的本质,拒绝资本游戏。

作者:江左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