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英语,有简单句和复杂句之分。欣赏古诗,其实也有所谓的简单句和复杂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种简单的主谓宾结构,是常见的简单句。那么复杂句有多复杂呢?

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介绍了几种诗句,有的五个字有两重含义,有的七个字有三重含义,苏轼甚至有一句诗,七个字有五个含义。

苏轼一首诗一句千古名句两句经典(诗中的简单句与复杂句)(1)

一、有一句五言而两意者

《诚斋诗话》中提到:

有一句五言而两意者。陈後山云:“更病可无醉,犹寒已自知。”

这两句诗出自陈师道的《别负山居士》:

田园相与老,此别意如何。更病可无酒,犹寒已自和。

高名胡未广,诗兴尚能多。沙草东山路,犹须一再过。

从押韵看,应该是是和而不是知,醉比酒更适合些,姑且不论。更病是一重含义,可无酒(醉)又是一重含义,犹寒、已自和也是两个含义。

古诗中有所谓的“十字对格”,即两句五言单独不成意,需要十个字一起理解方为完整的意思。如:未有一夜梦,不归千里家。

但是谢榛在《四溟诗话》提出了一种“缩银法”:

成皋王传易及子玄易问作诗有“缩银法”,何如?予因举李建熏诗“未有一夜梦,不归千里家”,此联字繁辞拙,能为一句,即缩银法也。限以米香。香及半,玄易曰:“归梦无虚夜。”香几尽,传易曰:“夜夜乡山梦寐中。”

王玄易用“归梦无虚夜“五个字,把李建熏十个字的含义表达出来。王传易用“夜夜乡山梦寐中”七个字表达出来。

从句法结构来看,这是把两个简单句,合并为一个简单句。但是,王传易及王玄易的一句诗,已经表达出了经常做梦和梦中思乡的两个含义,从内容上已经是一句两意了。

如此作诗,便觉得诗意深厚和婉转,更有余味。

苏轼一首诗一句千古名句两句经典(诗中的简单句与复杂句)(2)

二、诗有一句七言而三意者

《诚斋诗话》中还提到:

诗有一句七言而三意者。杜云:“对食暂餐还不能。”退之云:“欲去未到先思回。

杜甫的诗句出自《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时任华州司功)》:

七月六日苦炎热,对食暂餐还不能。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蹋层冰。

对食,一个意思;暂餐,一个意思;还不能,一个意思。这句诗化用自蔡文姬《悲愤诗》: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

面对着饭菜:对食;本来应该吃饭:暂餐;但是却吃不进去:还不能。一句之中有转折,三重含义。

又如杜甫诗: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

一句有三重意思,就比较复杂了,但是杨万里说,苏轼还有一句诗有五重意思的。

苏轼一首诗一句千古名句两句经典(诗中的简单句与复杂句)(3)

三、一句七字而具五意

《诚斋诗话》中继续提到:

东坡《煎茶》诗云:“活水还将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第二句七字而具五意:水清,一也;深处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钓石,非寻常之石,四也;东坡自汲,非遗卒奴,五也。

自临钓石汲深清。杨万里说,这七个字有五个意思,从后往前分别是:1、清,表示水清;2、深清,表示清水比较深;3、自临、汲,表示苏轼自己来到这里打水,不靠别人;4、石,表示水是石头下面的,所以水才会清,假如是泥土间的水,打水时,水就浑了;5、钓,表示这个石头不一般,古代隐士喜欢垂钓,如姜太公、严子陵等贤人高士。

苏轼的《汲江煎茶》如下: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苏轼一首诗一句千古名句两句经典(诗中的简单句与复杂句)(4)

结束语

其实我们在阅读欣赏古诗词的时候,遇到复杂句会觉得有点烧脑,含义太多需要读者细细品味一下才明白。

简单句读起来就轻松许多,不需要动脑子,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平日作诗化用古人诗句时,也可以简单化复杂,复杂化简单。例如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其奈近黄昏“,一改而为:夕阳虽好近黄昏。

@老街味道

宋词评选第一,您选哪首?大数据排名前10名的宋词您认可吗?

假如唐诗评选第一,您选哪一首?大数据排名前10的唐诗您知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