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零年底,父亲参军入伍。自己决心下的大,入伍

余生的将就2(一生的追求2)(1)

过程却不容易。首先,公社书记不想轻易放弃这个年轻能干的村干部,一再做父亲的工作,甚至许诺将来;其次因为年龄,接兵的干部不想带走这个兵,武装部长也是做了很多工作,好事多磨,终于绿皮车带着一车新兵向西奔驰。我的父亲带着大不了干三年,继续回来务农的念头,奔向了军营新生活。他是新兵中唯一的党员,唯一的两个孩子的爸爸,唯一当过村支部书记的兵,身上的压力该有多大啊!到了新兵连,新兵连长看着他的眼神令他很不舒服,似乎没有正眼看过他,但是他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满和畏惧。因为他曾经的阅历,他比其他新兵更有眼色,更能吃苦,硬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新兵连的干部们对他刮目相看,尤其是扭转了新兵连长对他的看法。记得在一次聊天中,我父亲举例说他在新兵连时,无论身体感觉多么累,坚持每天第一个起床,用大扫把清扫院子。卫生间有个地漏出了问题,污水流的满地,他一早一晚去清除,年轻孩子谁也不愿意去做这个事,他坚持在做,却绝不是做给谁看,有一天凌晨,起夜的连长睡眼朦胧地看到了在默默清扫积水的父亲,父亲回忆说相信那一次给连长的触动很大,从那以后和他说话的语气都变了。

我父亲体质好,各项训练都能冲在前面;他视力好,曾代表连里到洛阳参加过射击比赛,我见过奖励的盖着红印章的一个漂亮的绿皮笔记本;我父亲手很巧,会理发、会缝纫;他很会说话、会团结人,他的身边总是有新兵围绕着他,在新兵连结束时被评为五好战士。

他吃苦耐劳的品质,得到大家一致认可,新兵连长把他留在自己连队里担任给养员,负责全连炊事班的采买工作,每天踩着三轮车去市场,和当年洪庆街道上无论是卖肉的、卖菜的、理发的等工作人员像是一家人。他一直在后勤口工作,后来在招待所工作过,在军需处担任助理员,还是负责食堂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能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他管理兵有自己的办法,领导常常把别人管不了的刺头兵交给他,他都能把调皮捣蛋的刺头兵管理的服服帖帖。他喜欢爱学习的兵,记得有个战士想考学,我父亲竟然专门给他找个房间让人家安静学习。我父亲是他们那批兵最早提干的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