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捍卫正义

主持人语:

以书信形式来谴责谴责英法侵略者的强盗行径,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公开揭露强盗的嘴脸,并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展现出了一个作家的无畏与正直,这个人就是法国著名的作家雨果。对于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的人来说,是没法感受到强盗的残忍的。下面请大家跟随场景来看一下圆明园的历史变迁吧。

视听享受

【镜头一】2010年4月某日 圆明园遗址 导游 游客甲、乙

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已成历史的记忆(圆明园的历史变迁)(1)

导游: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美称。她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总面积达347公顷,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游客甲:圆明园都有哪些名园胜景?

导游:有 “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50多处,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精华。

游客乙:据说圆明园还有许多罕见的珍宝,能介绍一下吗?

导游:圆明园收藏着全国罕见的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镜头二】咸丰十九年九月某日 英法联军 清兵统帅 额尔金

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已成历史的记忆(圆明园的历史变迁)(2)

(英法联军数千人,手持洋枪,肆无忌惮地闯入圆明园。清兵数人拦截。)

清兵统帅:站住,什么人? 这是皇家园林禁地,没有我们大清皇上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进去。

额尔金:我们找杀人凶手冯婉贞。把这个地方仔细搜一下。

(众清兵阻拦,无果。英法联军四处搜查,发现了很多珠宝、古董。)

额尔金:我的一生中,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珍贵的古董。

额尔金:请你们转告恭亲王爷,转告大清国大皇帝,我要烧毁他的行宫!举世闻名的万国公园圆明园。

【镜头三】2009年2月25日圆明园兽首 成龙 记者

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已成历史的记忆(圆明园的历史变迁)(3)

(据考证圆明园12生肖铜像是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每到一个时辰,属于刻时辰的生肖钟就会自动喷水。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掠走了十二生肖铜像,致使国宝流失海外140多年。2009年2月25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巴黎以1400万欧元公开拍卖了鼠首和兔首铜像。)

记者:你拍摄的圆明园题材电影,将讲述什么样的故事?

成龙:主要讲述的是圆明园的几件国宝突然不在了,‘我’是如何把被强盗盗走了的国宝,历经一路艰辛曲折从强盗手中‘盗’回来的故事。无论谁在此次拍卖中竞得这两件兽首,它们也是失窃的文物,是‘贼赃’;而把文物带出中国和拿来拍卖的人都是贼!

畅谈感悟

主持人:看了以上三个场景,你有何感想呢?

学生甲:对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学生乙:圆明园的毁灭,可以看出列强是何等的贪婪与残忍。英法联军在中国人民面前犯下的滔天罪行,将永远铭记在世界人民心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再一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因此说,只有民族自强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

学生丙: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是中国人的国宝,相信它几经沧桑一定会落到中国人的手中。

课外延伸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一篇语言精美,思想深刻的论说文。雨果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对亚洲文明、对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颂,对英法强盗的无比痛恨之情,他有着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一部中国近代史,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林则徐、邓世昌、谭嗣同……请你把你熟悉的人物和他们的的故事说个大家听。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给莎士比亚的一封信

余光中

莎士比亚先生:

①年初拜读您在斯特拉福投邮的大札,知悉您有意来中国讲学,真是惊喜交加,感奋莫名!我真是不好意思写这封回信,不过您既已嘱咐了我,我想我还是应该把和各方接洽的前后经过,向您一一报告于后。

②首先,我要说明,我们这儿的文化机构,虽然也在提倡所谓文艺,事实上心里是更重视科学的。举个例,我们这儿的文学教授们,只有在“长期发展科学”的名义下,才能申请到文学研究的津贴;好像雕虫末技的文学,要沾上科学之光,才算名正言顺,理直气壮。您不是研究太空或电子的科学家,因此这儿对您的申请,坦白地说,并不那样感到兴趣。我们是一个讲究学历和资格的民族:在科举的时代,讲究的是进士;在科学的时代,讲究的是博士。所以当那些审查委员会在“学历”一栏下,发现您只有中学程度,在“通晓语文”一栏下,只见您“拉丁文稍解,希腊文不通”的时候,他们就面有难色了。也真是的,您的学历表也未免太寒伧了一点;要是您当日也曾去牛津或者剑桥什么的注上一册,情况就不同了。

③说到奖金,我也曾为您申请过的,不过,您千万不要见怪,我在这方面的企图也不成功。有一个奖金委员会的理由是:“主题暧昧,意识模糊。”另一个委员会的评语是:“主题不够积极性,没有表现人性的光明面。”还有一个评审会的意见,也大同小异,不外是说您的作品“缺乏时代意识,没有现实感;又太浪漫,不合古典的三一律”等等。我想,他们的批评,在他们自己看来,也是诚恳的。例如,有一位文学批评的权威,就指责您不该在李尔王中让那些不孝的女儿反叛父亲,又说哈姆莱特王子不够积极和坚决,同时剧情忠奸双方玉石俱焚,也显得用意含混,不足为训。还有人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殉情未免过分夸张爱情,对青少年们恐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至于那卷十四行诗集,也有人说它太消极,而且有太浓厚的个人主义的色彩云云。

④至于大作在此间报纸副刊或杂志上发表,机会恐怕也不太多。我们的编辑先生所欢迎的,还是以武侠,黑幕,或者女作家们每一张稿纸洒一瓶香水的“长篇哀艳悱恻奇情悲剧小说”为主。我想,您来这儿讲学的事,十有九成是吹了。没有把您的嘱咐办妥,我感到非常的抱歉。不过我相信您不会把这些放在心上的。您所要争取的,是千古,不是目前,是全人类的崇敬,不是几伙外行的喋喋不休,对吗?凉风起自天末,还望您善自珍重。

敬祝

健康!

余光中拜上

选自《课外语文》有删改

1.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2.书信第②段说“要是您当日也曾去牛津或者剑桥什么的注上一册,情况就不同了。”为什么?

3. 这篇书信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4.请你依照这篇书信的意思,替莎士比亚写一封回信。(要求:只要一句话,符合题意即可。)

答案:

1. 批判那些只注重科学而忽视文学、只注重时髦文学而忽视传统文学,对莎翁的作品存有挑剔心的人。

2.因为在科学的时代,讲究的是学历,当发现您只有中学程度时,他们就面有难色了。因此,能够在名牌大学注册一下,就会提高知名度。

3.这篇书信最大的特点是运用讽刺的手法对敌论进行批驳。如:第④段写莎翁不能讲学的原因是编辑先生所欢迎的是以武侠,黑幕,或者长篇哀艳悱恻奇情悲剧小说。这里讽刺了人们只欣赏时髦文学,而忽视传统文学。

4.走自己的路,让他们去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