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方言普遍土,鲁西和胶东口音截然不同,但无论青岛济南还是其他地区,一开口绝对都是一个土味。

山东话作为北方语种,虽然全国大部分人都能听懂,但有一些土话是让人费解的,比如:

说一个小妮子厉害、性子强就说这孩子"kóu”,kóu怎么写,没人知道。还有洗衣服叫"chóu”衣裳,"chóu”又是哪个字,也不知道。

在过去,山东人把年纪大的老先生叫“老头子”,年纪大的老太太叫“老娘子”,济南城里叫“老马马”。

在没计划生育的年代,家家都有好几个孩子,看孩子的基本都是老马马,孩子听话还好,不听话或者哭闹说的话,老马马们就会使出吓唬孩子的法宝,“犸虎”(发音如此,不知用何字表述)。

说起这个犸虎,在济南民间,说他是第一神兽绝对没人反对。

千年一遇的神秘神兽(济南传说中的民间神兽)(1)

图文无关

话说我小时候也被吓唬过,我记忆深刻的是某个夏天的晚上,那时候也就三四岁,也记事了,那时候没有电,又热,就哭闹着不肯睡觉,老妈就吓唬我:“别哭咧,犸虎来咬你咧。”然后用手挠床边的橱子,发出类似动物抓挠的声音,正哭的我吓得停了哭声,最后发现是老妈吓唬自己,又无赖的哭起来,哈哈,记忆深刻,但绝对没有吓得有心理阴影。这就是“犸虎”。

至于什么是“犸虎”,我一直也没弄明白,印象中就是一种吓人的动物,吃不吃人不知道,反正就是让人害怕。后来在网上查看,原来山东各地叫法也不太一样,有“老马猴”“老猫猴”“老马虎”等等。

有网友说犸虎就是狼;还有的说是一种吃孩子的鬼;还有的调侃说是被大人们科幻出来的不明生物;也有网友说有个外国的年轻巫婆,叫麻生希,长得比较瘦,像禽兽一样很野蛮,爱吃小孩,尤其是小男孩,吃的时候面目狰狞,很恐怖,后来中国的父母为了吓唬孩子,就说,麻猴来了,演变到现在,就说成了“老马猴”。

更有网友引经据典说——

“老马猴”该是“老麻胡”,麻胡,传说中人名。说法不一,以残暴著称。民间习用以恐吓小儿。《太平广记》:“ 后赵将,麻秋者, 太原胡人也,植性虓险鸩毒。有儿啼,母辄恐之‘ 麻胡来’,啼声绝。至今以为故事。”还有一说,说是隋将军麻祜 。 唐《隋遗录上》:“[ 炀帝 ]命云屯将军麻祜(字叔谋) ,浚 黄河入汴堤,使胜巨舰。 叔谋衔命,甚酷……至今儿啼,闻人言‘ 麻胡 来’,即止。其讹言畏人皆若是。”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俗怖婴儿曰‘ 麻胡 来’。不知其源者,以为多髯之神而验刺者,非也。 隋将军麻祜 ,性酷虐, 炀帝令开汴河] ,威稜既盛,至稚童望风而畏,互相恐吓曰:‘ 麻祜来!’稚童语不正,转‘祜’为‘胡’。”后比喻吃孩子的恶魔。

除了犸虎,济南还有几个神兽,一个是“老猫羔子”,一个是“大兔”,影响力没有犸虎大。

之前在农村这些神兽会出没,村民偶尔会碰到。

一个朋友的母亲就曾亲眼见过,那是六几年的事了,据朋友母亲讲,那东西黄颜色,比狗大点,会直立行走,腿脚都长,脚上肉垫挺厚,走路发出噗噗的声音,住在坟里。那次老人看到,是和好几个人从庄稼地干活回来,天刚擦黑,她扛着锄头开门,发现后面多了个扛着一根玉米秸秆的东西,学人走路,立刻大喊“有大兔,某某别回头”,把它吓跑了。那几个人也看见了,都快尿裤子了,听她说,那玩意会学小孩哭,以上不是杜撰的,每次我想起老妈讲的这个经历,都浑身起鸡皮疙瘩。

现在,农村也开发了,这些神兽越来越少见了,几乎绝迹了。

不知你们那里有没有这些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