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是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多代指消化功能弱、容易出现胃肠问题。

西医的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主要功能是免疫作用。

中医的脾是一系列功能的总和,包括运化食物和水液、固摄气血、升托内脏、转输精微物质等。脾的外化特征可表现在四肢、肌肉、口唇、眼睑等,情绪上主要影响的是思虑。

“脾虚”是上述功能的集体退化,以消化最为突出,逐渐气血不足,进而表现为周身乏力、肌肉松懈、情志焦虑、面容憔悴等,是不是很像平时所说的“未老先衰”?由于脾虚,人的肤色干枯暗淡,肌肉软绵无力,精神气力不足,整体可呈现一种老态。

中医治疗疾病的总体原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如果你忌讳中药的苦口,不如试试艾灸下面几个穴位:

1.提升中气第一穴

脾虚湿盛艾灸什么穴位好(不如艾灸这几个穴位试试)(1)

百会穴位于人体最高点,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肝脉的交汇处,是经络阳气汇集的地方。对于中气不足者,可以艾灸百会穴。脾气主升,艾灸百会可以提升脾气,帮助其功能的运转,促进水谷精微向头面、四肢的扩散,对于恢复精力、振奋精神也大有裨益。

2.脾病灸在脾经上

脾虚湿盛艾灸什么穴位好(不如艾灸这几个穴位试试)(2)

食窦穴是一个非著名的重要穴位,古时候的应用更普遍,和关元、神阙一样,都可以在病危关头艾灸保命。食窦穴位于脾经,位置上接近中焦,能接通脾脏真气,治疗各种脾病,凡脾虚者,皆可灸之。

3.中焦之病都找它

脾虚湿盛艾灸什么穴位好(不如艾灸这几个穴位试试)(3)

中脘穴,在上腹部的正中间,是任脉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解剖上靠近实体的胃。脾胃病的大部分病因都是寒湿水饮,艾灸中脘有助于中焦寒气和水气的消散,补益阳气,帮助脏器的运转和气血的运行。胃是脾胃功能中最核心的一环,受纳食物、消化食物是一切功能运转的开始,可以把它看成无数0前面的那个1。

4.肚腹问题一把抓

脾虚湿盛艾灸什么穴位好(不如艾灸这几个穴位试试)(4)

足三里,应该是保健穴里最出名的了。针灸学里有个四总穴歌,里面一句是“肚腹三里留”,意指所有的腹病都可以取穴足三里,足三里的地位已经超过了普通的经络穴位,含有养生穴、经验穴、正经穴等多重意义。据说,经络感应好的人,可以在艾灸足三里的过程中,感受到整个腹部的温热和全身的通畅。

艾灸强度一般以局部温热通畅为度,时间可控制在15-30分钟,如果重病、急性病,可以适当增加时间,要注意通风和防火、防烫伤。如遇具体的医疗问题,还需咨询专业医师寻求具体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