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某,男,67岁,突发右侧上肢活动无力、构音障碍,伴有饮水呛咳2日。既往患有高血压病12年,不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会引起哪些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是怎么回事)(1)

腔隙性脑梗死,又称为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支动脉,在高血压等各种疾病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从而出现的急性神经功能损害综合征。

病因:小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酗酒等。

临床表现:中老年人,多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急性起病,一般无头痛,无意识障碍。症状较轻,预后较好。Fisher将腔隙性脑梗死的症状归纳为21种综合征。临床常见的有4种。

1、 纯运动性轻偏瘫 占60%。偏瘫累及同侧面部和肢体,瘫痪程度大致均等,不伴有感觉障碍、视野改变及语言障碍。病变部位在内囊、放射冠或脑桥等处。

2、 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占20%。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病变对侧面瘫、手无力及精细运动障碍。病变常位于脑桥基底部或内囊。

3、 纯感觉性卒中 占10%。表现为偏身感觉障碍,可伴有感觉异常,病变位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4、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表现为轻偏瘫,合并有瘫痪侧肢体共济失调,下肢重于上肢。病变位于脑桥基底部、内囊或皮质下白质。

腔隙状态:本病常反复发作,引起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常累及双侧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出现假性延髓麻痹、认知功能损害、痴呆、帕金森综合征等表现。

腔隙性脑梗死会引起哪些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是怎么回事)(2)

诊断依据:

1、 中老年发病,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急性起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临床表现为腔隙综合征。

2、 颅脑CT或MRI检查可发现相应的脑部有符合小穿支动脉闭塞特征的病灶,直径小于2cm,梗死灶累及深部白质、基底核、丘脑和脑桥等区域。

治疗方案: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主要是超早期(发病 6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等。虽然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预后良好,但易反复发作,故预防复发尤为重要。应针对脑血管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病因进行规范化地治疗和二级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