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鸟如何带小鸟飞(介绍给您不一样的)(1)

老鸟如何带小鸟飞(介绍给您不一样的)(2)

老鸟如何带小鸟飞(介绍给您不一样的)(3)

E

F

看我们鄂尔多斯摄影师镜头里的

自然精灵

第七期

让鸟儿飞

O

T

R

F

为普及鸟类科学知识,“东胜发布”目前的“让鸟儿飞”环保主题文化专栏已经第七期啦!通过摄影展、摄影技术贴、环保知识科普等方式,和大家分享精彩的鸟类摄影作品,展示东胜及周边地区自然生态保护成果,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摄影师镜头中的鸟儿那么美

它们栖息在我们美丽的内蒙古

飞翔的鸟儿代表着自由和梦想

快跟随“东胜发布”一起看鸟儿成群飞翔~

老鸟如何带小鸟飞(介绍给您不一样的)(4)

红交嘴雀

老鸟如何带小鸟飞(介绍给您不一样的)(5)

红交嘴雀(学名:Loxia curvirostra)是一种小型的燕雀,为雀科交嘴雀属的鸣禽。交嘴雀分为红交嘴雀、白翅交嘴雀,主要生活在松林地带,又名交喙鸟、青交嘴,属雀形目中的雀科。在中国见于东北南部以至长江下游及西南、西北部以至新疆等地。喜欢在鱼鳞云杉至臭冷杉林和黄花落叶松-白桦林中生活,经常结群游荡。

雄鸟通体砖红色,上体较暗,腰鲜红色;翼和尾近黑色,头侧暗褐色;雌鸟暗橄榄绿或染灰色,腰较淡或鲜绿色;头侧灰色。两性均具粗大而尖端相交叉的嘴。主要栖息于北美洲、欧洲与亚洲的云杉林里;部分种类则于此三大陆的松树林里孵育;而有部份亦在北美洲的道格拉斯冷杉处生育。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北部,土耳其及非洲西北部和喜马拉雅山西部和中国东北、西北、长江下游及西南等处。

黑水鸡

老鸟如何带小鸟飞(介绍给您不一样的)(6)

黑水鸡,又名红冠水鸡(学名:Gallinula chloropus)为秧鸡科黑水鸡属的鸟类。

该物种遍布世界各地。黑水鸡成鸟两性相似,雌鸟稍小。额甲鲜红色,端部圆形。头、颈及上背灰黑色,下背、腰至尾上覆羽和两翅覆羽暗橄榄褐色。飞羽和尾羽黑褐色,第1枚初级飞羽外翈及翅缘白色。下体灰黑色,向后逐渐变浅,羽端微缀白色:下腹羽端白色较大,形成黑白相杂的块斑;两胁具宽的白色条纹;尾下覆羽中央黑色,两侧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暗褐色,羽端白色。幼鸟上体棕褐色,飞羽黑褐色。头侧、颈侧棕黄色,颏、喉灰白色,前胸棕褐色,后胸及腹灰白色。

虹膜红色,嘴端淡黄绿色;上嘴基部至额板深血红色;下嘴基部黄色。额板末端呈圆弧状,仅达前额。脚黄绿色,裸露的胫上部具宽阔的红色环带。胫的裸出部前方和两侧橙红色,后面暗红褐色。跗跖前面黄绿色,后面及趾石板绿色。爪黄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200-340g,♀141-400g;体长♂240-345mm,♀250-325mm;嘴峰♂24-32mm,♀21-31mm;翅♂143-174mm,♀140-171mm;尾♂53-77mm,♀61-80mm;跗跖♂43-54mm,♀36-52mm。 (注:雄性--♂;雌性--♀)

小太平鸟

老鸟如何带小鸟飞(介绍给您不一样的)(7)

小太平鸟(学名:Bombycilla japonica)为鸟纲太平鸟科的鸟类,体长约16厘米。尾端绯红色显著,与太平鸟的区别在黑色的过眼纹绕过冠羽延伸至头后,臀绯红。次级飞羽端部无蜡样附着,但羽尖绯红。缺少黄色翼带。一般生活习性与太平鸟相似,以植物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秋、冬季所见的食物有卫矛、鼠李,兼食少量昆虫。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及中国东北部,越冬至日本及琉球群岛。不定期繁殖鸟见于黑龙江的小兴安岭。越冬鸟群有时至中国湖北及山东。极少数在福建、台湾及华中有记录。

凤头麦鸡

老鸟如何带小鸟飞(介绍给您不一样的)(8)

凤头麦鸡(学名:Vanellus vanellus):中型涉禽,体长29-34厘米。头顶具细长而稍向前弯的黑色冠羽,像突出于头顶的角,甚为醒目。鼻孔线形,位于鼻沟里。鼻沟的长度超过嘴长的一半。翅形圆。跗蹠修长,胫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长,趾间具蹼或不具蹼,后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长,第1枚初级飞羽退化,形狭窄,甚短小;第2枚初级飞羽较第3枚长或者等长。三级飞羽特长。尾形短圆,尾羽12枚。

栖息地通常在湿地、水塘、水渠,沼泽等,有时也远离水域,如农田、旱草地和高原地区。食蝗虫、蛙类、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种子等。

大鵟(kuang)

老鸟如何带小鸟飞(介绍给您不一样的)(9)

大鵟(学名:Buteo hemilasius)为鹰科鵟属的鸟类,是一种大型猛禽,体长 570-760毫米。头顶和后颈白色,各羽贯以褐色纵纹。头侧白色;有褐色髭纹,上体淡褐色,有3-9条暗色横斑,羽干白色;下体大都棕白色;跗蹠前面通常被羽,飞翔进翼下有白斑。虹膜黄褐色,嘴黑色,蜡膜黄绿色,跗蹠和趾黄色,爪黑色。栖息于山地、山脚平原和草原等地区,也出现在高山林缘和开阔的山地草原与荒漠地带,垂直分布高度可以达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区。喜停息在高树上或高凸物上。主要以啮齿动物,蛙、蜥蜴、野兔、蛇、黄鼠、鼠兔、旱獭、雉鸡、石鸡、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老鸟如何带小鸟飞(介绍给您不一样的)(10)

鵟(学名:Buteo)是鹰科鵟属28种猛禽的通称。代表性物种普通鵟,体色变化比较大,上体主要为暗褐色,下体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或纵纹,尾羽为淡灰褐色,具有多道暗色横斑,飞翔时两翼宽阔,微向上举成浅“V”字形。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大多单独活动,有时也能见到2~4只在天空盘旋。性情机警,视觉敏锐,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从海拔400米的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左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以各种鼠类为食,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鸟和大型昆虫等。

老鸟如何带小鸟飞(介绍给您不一样的)(11)

这些美丽的鸟儿都认识了吗?

对于精湛的摄影作品

您感兴趣吗?

我们将在后期专栏中继续介绍

环保知识和拍摄的技术科普

每周一与您不见不散!

摄影技巧

1.以长焦距镜头为主要拍摄镜头(120型相机的约250mm左右镜头,或135型相机的135mm左右镜头),取其短景深功能。

2.依人像公式构图法的原则,直接框取特写、半身、七分身或全身之构图,大约是距离被拍者5—8步左右,即可轻易拍得。

3.曝光时,需依人像摄影的特点,多开1~2档光圈补偿,以使脸部质感较为亮丽。人物脸部的光线柔和亮丽,是拍摄此类型照片的重点。

4.为了制造亮丽的眼神,最好在人像前方置一块反光板或白色板,以使眼睛反射雪亮光点。

5.冲印时,最好依后加工处理技巧加上冲印柔焦处理,全面性的柔化肤质后,即可达到整张照片柔美漂亮的效果。

6.应多变换主题人物的造型或道具,否则拍照张数多时,视觉重点会毫无变化,构图、景深以及拍摄技术类同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

7.设计好主题人像的造型风格,选择适合整体表现的场景,做好先期的主题与场景设计作业。

8.平时应多培养美学构图的能力,并在拍摄时拟定好主题人像与场景之间的整体构图计划,不可落入人像公式构图的俗套,而拍成特写类型的照片。

9.解析并运用现场采光情形,用加减运作的方法融入所要拍摄的人像主题,在场景环境中,控制采光的突出表现,而不落入一般纪念照的平光通病。

10.控制景深的长短,制造动人与高层次的景深表现,不可落入一般生活照的杂乱模式。

11.选择最适当的拍照时机按下快门,掌握住人像的生动感与景象的艺术感,拍摄出完美的人像带景艺术作品。

12.拍摄此类型照片,最主要的是底片的选用,只要用黑白底片,即可冲印出此类照片的调子。

13.在拍摄的过程中,应注意背景与道具的色彩,以灰色系为佳,因为过黑与过白的背景、道具或服装会使照片冲印出来时产生全黑或全白的反应,这是拍摄黑白照片应有的常识。唯有在适当的灰色系时,经由彩色冲印所套印出来的单一色调,才会有丰富的层次表现。

14.在拍摄黑白照片时,正确控制曝光,可以得到漂亮的阶调。不可像一般人像常用的彩色负片拍摄法,经常以二档以上的曝光补偿。只有正确曝光,才可避免饱和的阶调流失。

15.市场上有ILFORD厂商生产的另一种底片,可以直接彩色冲印,不必经由黑白药水的手工显影过程,拍摄效果是一样的,是比较方便的底片。

16.经过拍摄、冲洗出来的底片,即可经由黑白冲印的洗相程序洗出纯黑白照片。或者是经由彩色冲印的印相套色程序,洗出单一色调的照片。

老鸟如何带小鸟飞(介绍给您不一样的)(12)

☞【大家都在看】

摄影作品提供:赵刚

编辑:周慧 校审:张小燕

老鸟如何带小鸟飞(介绍给您不一样的)(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