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附近有一座山,原名叫羊山。流传着郑成功三箭射羊山平息风浪的故事。传说那年中秋过后,郑成功率领水师,从厦门出发北征。

来到舟山群岛海面,忽然黑云突起,狂风大作,紧接着奔雷闪电,大雨倾盆,所有船只相互撞击起来。郑成功见了,急忙让马信传下命令:船只一律靠岸。

徐茂公经典民间故事(郑成功射羊山平风浪)(1)

船队虽然靠了岸,但不少船只桅杆被折,风帆刮破,郑成功和将士们正在抢救,只见一大群老百姓冒雨而来,帮助郑军抢捞下水的军械和粮食。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走到郑成功面前,躬身施礼,说:“国姓爷福气大,要是别人鸣锣擂鼓过羊山,怕是葬身鱼腹了。”郑成功打拱问道:“此话怎说?”老者于是讲起了羊山的故事:

原来这舟山群岛的羊山,有一个羊山神。传说这羊山神很灵,凡是船只从这里经过,都得先上观音圣庙祭它一番,还得献一只羊放生,偃旗息鼓,才能平安过海。老人说:因为“柳毅传书”故事里有龙女放牧,羊神与龙神是至好朋友,所以过这海要放一只羊。这里海底有两条龙,是挛生兄弟,一条瞎子,一条聋子,瞎子管风,聋子管水。要是过海时鸣锣击鼓让瞎子听见,或者过海时不祭羊山神让聋子看见,它们就要发怒,兴风作浪。

徐茂公经典民间故事(郑成功射羊山平风浪)(2)

郑成功听后,大笑道:“说得有趣!我郑某在海上几经波折,遇到过不少风险,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事。再说,大军进击岂能不鸣锣擂鼓!”

马信赶忙问老者:

“得罪羊山神有什么办法解脱吗?

老者见问,神祕地答道:“过海不用鸣锣击鼓,改用大红、杏黄两面旗作为进军和收兵的标志,还得三军各到观音圣庙上香祭羊神。”

听老者这一席话,将士们都劝郑成功到观音圣庙去叩拜羊神。郑成功却说:“这是凑巧,哪有这事!起风下雨并不是神鬼和龙王作祟。真有什么羊神、龙神,我拿雕翎箭把它射死!”说着,真的取下弓箭。老者见了,急忙阻拦道:“国姓爷,你是沿海渔家船民的大恩人,我们望你早日冲破海禁,打通海路,你要是再次得罪龙王,怕得招惹大祸。将士也劝国姓爷以前程为重,上庙烧香。郑成功见这位老者和一些将士对羊神那么崇拜,也就不再多说。他转身对马提督道:“传下令去,各船扯起杏黄旗,以待风平浪静再进军。”

老者一听郑成功下令停止前进,又恳求将士上岸避风。郑成功婉言谢绝道:“本藩三军人多,上岸入庄留宿会扰乱百姓安宁,还是船上稍待为宜。”将士们见郑成功不上岸,又劝他到观音圣庙去祭神,以求早平风浪,提前进军。郑成功笑了笑,仰见那桅杆上杏黄旗一上一下地飘,左右施转,突然取出雕翎箭,对兵士们道:“羊山神作弄,看我此箭……”将士们见郑成功要射箭,又急忙劝阻。

郑成功却笑笑地说:“你们不是要我拜羊山神吗?我这膝头从来是不轻易下跪的,现在我一脚跪在沙滩上射,好比下拜呀!”众三军知道郑成功的性情,再也不敢阻拦,只好听凭郑成功弯弓射箭。

于是,郑成功一脚跪在沙滩上,挽弓在手,疾声高呼:“羊仔,看我三箭把你射成大洋!”

连发了三箭。说也奇怪,不一会儿,云散了暴雨歇了,狂风止了波浪平了,三军高兴地叫起来:“国姓爷下跪有灵验,感动了龙王!”

徐茂公经典民间故事(郑成功射羊山平风浪)(3)

郑成功笑着说:“真有羊山神和龙王,我这三箭顶什么用!倒是那杏黄旗顶有用的,有风没风,风大风小,看它就知道了。”

这事一传开,三军和当地老百姓都称赞郑成功三箭射羊平了风浪,并将羊山这座山改名为“大洋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