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兴凯湖,我们在苍翠沃野中穿行,在稻黍酣长的田边奔波。

二战战争前线变化史图馆(来到二战终结地)(1)

突然看到路边一个“二战终结地”指示牌,随即驾车右拐顺其所指徐徐而进。迎面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

二战战争前线变化史图馆(来到二战终结地)(2)

一座“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高耸于猛虎山顶。

二战战争前线变化史图馆(来到二战终结地)(3)

碑的顶端是一位少女的锻铜塑像,亭亭玉立,手托和平鸽、凝神望蓝天。

二战战争前线变化史图馆(来到二战终结地)(4)

纪念碑园甬道两旁,可以看到一幅幅高大背景墙,纪录二战期间重要史事。

二战战争前线变化史图馆(来到二战终结地)(5)

还可以看到反应二战重大事件的雕塑,如“九一八”事变、台儿庄大捷、列宁格勒保卫战、珍珠港事件、诺曼底登陆、虎头要塞战役等。

虎头要塞之所以成为二战最后战场,是因为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各战线日军已放弃抵抗,但这里的日本驻军却因无线电通讯中断等原因并不知道战争已经结束,誓死不降。经过11天激战,日本鬼子除53人生还外,两千多名日军全被歼灭。8月26日,虎头要塞彻底攻陷。2005年8月15日,联合国和当年参战国代表来此吊唁,确认虎头要塞为“二战终结地”。

二战战争前线变化史图馆(来到二战终结地)(6)

虎头要塞正面宽12公里,纵深6公里,隔乌苏里江与苏联对峙。要塞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设施齐全,地上与地下配套。地上有火石山列车炮、猛虎谷巨炮、虎啸山加农炮、重炮等阵地,及军用机场、陆军医院等;地下有指挥所、粮菜库、弹药库、燃料库、医务所、发电所、兵舍、伙房、浴池、水井及上下水道等设施,还有通往地面的观察所、暗堡、炮台、竖井和通风口,所有出入通道及隘口均设有厚重的安全门、陷阱、射击孔。被日军吹嘘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

二战战争前线变化史图馆(来到二战终结地)(7)

这是是所见到的巨炮阵的炮台遗址,日本鬼子为加强重型火炮威力将东京湾要塞的海防巨炮运抵虎头要塞,巨炮重达300多吨,最大射程20公里。炮弹长4米,直径41厘米,巨炮阵地炮塔为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战战争前线变化史图馆(来到二战终结地)(8)

虎头要塞1934年开始施工,至1939年花了六年时间建成,是至今发现的二战期间修筑的最坚固、保存最完整的军事要塞,日本关东军累计征用中国劳工二十多万,可以说虎头要塞是中国劳工白骨垒成的。

据当年虎头要塞内原日军士兵冈崎哲夫在其纪实著作《秘录·北满永久要塞》一书中记载,“关东军在虎头下了极大的赌注,投下了数亿日元资金,动用了十几万劳工。”

日军为了保守地下要塞的秘密,这些劳工干完工程后,没有人可以活着出去,小日本对中国人真是残忍至极!

二战战争前线变化史图馆(来到二战终结地)(9)

离开纪念园,又一次回望猛虎山,感到风在吼,树在摇,犹如猛虎昂首长啸,仿佛在提醒国人:对日本,丝毫不要抱有任何幻想,讲什么中日友好,那是扯淡。世界上有美国梦、中国梦,日本也有梦,这个梦就是重温日本军国主义的旧梦!这个国家的历史就是两句话:不是在进行战争,就是在准备战争。他们的经济学比我们多了最后一章:战争。面对卑鄙的日本,我们一定提高警惕,小日本胆敢轻举妄动,我们就新账老账一块儿算,将它打回原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