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这个字很奇妙,从口从矢,字面上有“说话简单、快捷”之意,却体现的是人的“知识,觉悟”。《说文》:“知,词也。从口从矢。”《汉语字典》:“知,所以矢词也。从口从矢。无知识,无以言。”反过来说,就是“有知识的人,更善于表达”。所以我们要善于言辞,首先要有知识。而知识来自于学习与思考。思想有深度,知识面丰富,语言表达才能简单扼要,才能出口成章。

  帛书、通行本《老子》中的“知”,在楚简本《老子》中作“智”。有字典说“知”是“智”的本字。但我感觉应该反过来说“智”是“知”本字。或者说“知”是古文“智”的通俗化写法。也就是说,楚简本《老子》中的“智”,读作“知”,意思与今文“知”相同。研究古代文献的人都知道,战国古文字在秦代统一文字时做了通俗化处理。所以古体字、异体字少了,文字也规范了。古文“智”在现代汉语中又分化为“智”和“知”两个汉字。智,有聪明、智慧、谋略之意。

  《说文》:“智,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徐曰》:“知者必有言,故文白知为�(异体字)。白者,词之气也。亏亦气也,知不穷,气亦不穷也。”个人以为,楚简《老子》中“智”的下部应当是“曰”,也就是与说话相关(参见下图楚简字“日、曰、白”的写法)。“象形字典网上”上也有金文“智”字从曰从知的说法。王宁老师有关“智(知)”的意见很有说服力:甲骨文的“智(知)”从口,战国文字从曰,秦篆的写法从白;从口、从曰的会意相同;从白也有说话的意思。《扬子法言·脩身》:“智,烛也。”现代汉语中“智”的写法变成了从日从知,是不是与此有关呢?

  或许,古人造字,后人改字,甚至造出新字,我觉得只要改得好,造得有道理,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简化字中有许多字,大概就是人为创造的。有些简化字,虽然书写简单,但字形却无法表达文字的内涵,但大家却一直用着。

  另外,楚简《老子》中“智”、“皆”的下部为“曰”,字形是不开口的,楚简《老子》中独立的“曰”字则是半开口的。不开口或半开口,或许表达的意思略有不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研究。

附图:

昧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知与智)(1)

“象形字典网”“智(知)”的解读

昧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知与智)(2)

《汉语字典》软件中“知”的解读

昧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知与智)(3)

《汉语字典》软件中“知”的解读

昧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知与智)(4)

楚简《老子》中的“日、曰、白”及其相关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