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红网络频接商演,大学教授被批"不务正业",他的回答令人泪目

提起李白的《赠汪伦》,我想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其中的那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是点睛之笔,道出了李白和汪伦的深刻友情。

这样的诗词分析,在我读书时可是标准答案。可最近,我却了解了一种不一样的解读,颠覆了我十几年来的认知。

"那个鬼汪伦真是走了狗屎运了,李白的一首诗让他流芳百世,后代人谁都知道唐朝有个农民叫汪伦。"

说出此番见解的不是别人,正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文学教授——戴建业。刚听时觉得这是什么鬼玩意儿?不过仔细想想还真是,汪伦的确蹭了李白几千年的流量。

说起戴建业的魔性诗词解读,早已在华中师范大学风靡。在他的课堂上,座无虚席,甚至很多学生都是慕名而来,扒着窗台津津有味听他讲课,足见课堂火爆程度。

网红教授的前世今生(网红教授狂赚千万有辱文风)(1)

不过最近,戴建业却遭到了不少网民的质疑,批评他"痛失文人风骨"。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为何受到如此指责?

原来,戴建业凭借其魔性的讲解,自带麻城口音的普通话以及"爱死人了"、"我的个天"等独特的口头禅,风靡了网络。从台前走到线上,戴建业圈粉500万,开始频繁出席活动挣钱。

自古对于文人教授的刻板印象,都是两袖清风。戴建业此举,一时激起千层浪,认为他看重名利,掉入了钱袋子。

可戴建业却云淡风轻的回应:"我就是为了钱。我的妻子得了癌症,一盒药51000,一个月就得一盒。"没有任何拐弯抹角的掩饰,也没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他是位教授,更是位丈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们尚且都能感受到爱人逝去的悲痛,精通诗词的戴建业,又怎会不知?

网红教授的前世今生(网红教授狂赚千万有辱文风)(2)

为了不留遗憾,64岁从不喜欢抛头露面的他,开始出席公众场合演讲。时常忙到夜里两点多,等到第二天早晨六点又起床赶火车,整个人像上了发条般一刻不停。

可每当在外人面前出现,戴建业总举重若轻,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逗得众人哈哈大笑。是因为他阅历丰富,内心强大么?或许是吧,但我想,是因为他内心时刻有一个"诗意"的世界,让他淡定自若。

对于人生中遇到的苦难,他认为"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如果说世上还有公道的话,那长白头发是公道的,富人也会如此。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既然大家都会遇到避不可避,倒不如坦然接受。

从诘屈的诗词中挖掘人性,在相伴的岁月里承担责任。比起世间的虚伪做作,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人。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一切,或许都是诗词的力量。

网红教授的前世今生(网红教授狂赚千万有辱文风)(3)

可别看老戴如今在文学上建树颇深,可谁能想到,接触诗词都是一件"碰巧"的事情。

最早,戴建业感兴趣的是数学,也是个理科学霸。可某天他从老师那里接到一个"艰巨"的人物,把大字报上的宣传语该行成行文工整的诗歌。

当时,戴建业对诗词不感兴趣,只能硬着头皮泡在资料室里搜集了一些诗歌加以改编。没想到一举成名,得到了校方的赞赏。

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戴建业自己也没想到,他的余生,将和诗词相伴而生。在他看来,诗词的精髓,不在于高大上,而在于其背后的烟火气。所以他抛开照本宣科,将诗词掰开揉碎,将给你听。

网红教授的前世今生(网红教授狂赚千万有辱文风)(4)

当说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他说:"陶渊明第一句写得特别隆重,种豆南山下,你以为他种得蛮好,他突然来一句,草盛豆苗稀,种的个鬼田。要是我种的这个水平,我绝不写诗……"

当说到李白时,老戴说:""李白他老人家牛得很,总觉得自己有股子仙气,其实是个挺搞笑的人。他一直以为自己有政治才干,四十岁那年接到了唐玄宗的诏书宣他进京: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看这德行,就知道当不了官。"

看到老戴独特的讲解,我也终于明白了他为何如此受欢迎。他不仅讲诗词的美,也讲人性,讲所有人共同的生活经验。比起千篇一律的课本,他的讲解更让人感兴趣。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或许就是如此吧。

以优美的诗句熏陶人的心灵,或以林石泉野自愈心灵的创伤,让诗词引领着大家通往真诚和光明,这本来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原本的样子!

网红教授的前世今生(网红教授狂赚千万有辱文风)(5)

古人常说:""耳食之学",对于听来的学问,如果不去认真学习、思考,终会遗忘。我们或许无法有幸成为戴老师的学生,坐在台下听他讲课,跟着他的思路思考,但从他的作品《戴老师魔性诗词课》中了解盛唐风尚,深入理解唐朝诗人的高标风采,我觉得还是有机会的。

在他幽默的语言、亦庄亦谐的表述中,李白和杜甫各自的人生轨迹,就这样跃然纸上,呈现在我们眼前。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相信通过老戴的书,希望我们既能含蓄温婉,亦可以豪迈张扬能。心有诗意,才不会冻毙于风雪。

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以下链接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