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译文(项羽是怎么死的)(1)

历史没有真相,但一定有逻辑

公元前202年冬,刘邦与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对峙时,韩信、刘贾、彭越的部队也纷纷南下来到了垓下,项羽兵缺粮尽,被团团围住了。

当夜,四野中到处都响起了楚国的歌声,项羽叹道,难道楚国全境都投降了汉军吗?项王在大帐中饮酒,有位叫虞的美人相陪,期间,项羽大声的唱出了著名的那首“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数次泣下,将士们也哭嚎不止。(本人注:项羽早已决定要突围,他说的是否楚地都已投降是想激起将士们的回乡之情,也没有一个叫虞的美女,酒也是壮行酒,就是大口喝然后把碗摔碎的那种,“垓下歌”其实是战前动员的演讲,当时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月朗星稀的漆黑夜晚,虽然敌阵中喧嚣不已,可项羽的营帐中却鸦雀无声,灯油火把把周围照的跟白昼一样,项羽一人站在高处,手端一大碗酒,坚毅的眼神环视着下面的将士们,他大声的对着这些五年来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说:“将士们,我们从来就是无敌的,不可战胜的,虽然我们现在有些时运不济,但那是暂时的,虽然我们的马可能跑的不是最快,但我们的刀是最锋利的,虽然我们不知道在家乡的妻儿(虞可能只是一个代指)怎么样了,但我们会通过自己的拼杀与她们再团聚的,兄弟们,我们干了这碗酒,然后出去大干一场”。然后就听到将士大声呼喊声,不绝于耳的摔碗声。)

项羽突围,跟随的有八百名骑兵,当夜就冲出了包围,向南飞驰而去, 天亮后汉军才发觉,派灌婴率五千骑兵追赶。项羽一路渡过淮水,清点人数,还有一百多人。(本人注: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由出发的八百人锐减到现在只剩一百多人,我估计可能有大多数人都投降了汉军,出现这种情况一点都不奇怪,和项羽对待俘虏基本都杀掉截然不同的是,刘邦却十分优待俘虏,甚至为其所用,这也是刘邦的制胜法宝之一。项羽到这时可能才意识到真的大势已去了,并且在之后的行动中渐渐的失去了理智)。

项羽到了阴陵这个地方后迷路了,就问一个种田的农夫,结果这个农夫欺骗了他,指错了路。(本人注:后人有说此人是张良提前派到这里专门来使计的,根本不可能,张良此时还在垓下,相隔有一天一夜的路程近百里,至于这个人为什么要骗项羽,不知道!可能他也想快点结束战争吧)

项羽陷入了一片沼泽地,再回来的时候,汉军已经到了,把项羽和二十八名将士围在了当中。(本人注:项羽这时反而踏实了,横竖都是死,为什么不杀个痛快,这也是我之后重大不同点的主要依据)。

项羽对身边人说:我自起兵以来,大小战斗七十余次,从未尝败绩,所以能霸业天下,今老天要亡我,而非我自己的失误,现在再让我带你们去看看我的本事。随即项羽冲去敌阵,一阵拼杀之后,还剩二十六名兵卒,仅损失两名士兵,项羽问手下,我表现怎么样。手下大声说,正如大王所言。

项羽之死译文(项羽是怎么死的)(2)

项羽来到了乌江边,乌江亭长划一只小船来到江边说:“我可以渡大王过江”,项羽却拒绝了:“天要亡我,我渡江又有什么用,何况江东有八千子弟随我西渡,现在只有我一个人过江,我还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我的马和兵刃跟随我多年,你带它们过江吧”

项羽看见汉军中的骑司马吕马童,说到“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我听说我的人头悬赏千金万户侯,你就拿去领赏吧”

随即项羽在乌江边自刎

随后有五人冲上前分割了项羽的尸体,均被封侯,他们是中水侯吕马童,杜衍侯王翳,赤泉侯杨喜,吴防侯杨武,涅阳侯吕胜。

(本人注:项羽不是自刎而死,原因有三

一、自从项羽决定南下突围开始,他一直急于想回到自己的家乡,被几次包围以后也是左突右杀,好不容易来到了乌江边,又怎么会主动放弃渡江呢?就算是脸面的原因,但千军万马中只身逃脱也是令人敬佩之举,不会因此而自尽的。合理的解释是他已经走不了了。

二、此举也不符合项羽本人的性格,能够自刎的人必定是果断刚毅之人,而项羽性格中却优柔寡断,但又残忍好杀,在他死之前,必定想着能多杀几个就杀几个,不会断然自杀的。在乱军之中也不会有人给他自杀的机会。

三、如果项羽是自杀,那么汉军中的五人只是因为抢夺了项羽的尸体就封侯是难以服众的,而且尸体还有可能被更多的人抢夺。

所以更有可能的是,项羽在搏杀的筋疲力尽时,被这五人乱刀砍死并分尸。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司马迁要写成项羽是自杀的呢?

这要从司马迁的个人情感出发,在楚汉相争的着笔处,司马迁是抑刘扬项的,项羽出身贵族,尚武勇猛,几乎凭一己之力将强大的秦帝国推翻。而在汉武帝时期又战事频繁,武帝又对被敌人杀死或投降敌人的兵将都恨之入骨,对阵前自杀殉国的都大加赞赏,武帝时期的主导思想和当时的社会舆论必定对司马迁的写作或多或少的有些影响。司马迁可能只是就想让一个彻底的失败者看上去不是那么的不堪而显得更无奈更悲壮一些。)

项羽之死译文(项羽是怎么死的)(3)

说明

本文除本人注的部分外均来自于《史记》

本人注的内容均来自个人之合理推断或臆想,如有雷同可能真的是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