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47期“生活圆桌”栏目,原文标题《追演唱会,从中年开始》

文/冒茜茜

高情商演唱会(中年人追演唱会)(1)

(图 谢驭飞)

两年前一个闷热的夏天,我百无聊赖地翻着报纸,突然发现几行小字:“张楚将在××举办演唱会。”一下子就打了个激灵。张楚,张楚。磁带上那张忧郁的脸,经常被我在书上写来写去的几句歌词,以及和友人在星空下讨论的对他的理解……这不仅是我的青春,更是已经被淡忘尘封的审美和热情啊!

恨嫁时,沉浸在衰老正在一步步逼近的末世气氛中,觉得结婚是人生最大的里程碑。可当迎接来了孩子,才会慢慢反应过来:这才是人生的转折点。这种生活让你无与伦比地脚踏实地,同时也带给你前所未有的鸡毛蒜皮。就像一个因为爱上对方满腹经纶而走进婚姻的朋友形容的:“现在我只关心今晚上谁刷碗!”

曾经以为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但看到那几行小字的瞬间,我马上就想起了自己十多年前的感受。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他的消息。这么多年了,我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忽然就急切起来,怕网购的票位置不理想,特地提前一个月赶到演出厅,现场选择了一个最心仪的座位。还特地买了一条青春气息十足的裙子,专门留到看演出的时候穿。原以为自己已经挺出格了,直到临散场时,几个五大三粗的中年大汉忽然从四面八方的台下一跃而上,冲破保安的阻隔,试图去熊抱一下台上羞涩的歌手……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过了几个月,我又追去北京,看了张楚的另一场巡演。接着,我跑去深圳,看到了在台上戴着墨镜、摇来晃去的罗大佑。前一阵,我踏上南京,只为了在现场亲耳聆听一下齐豫……当然了,作为一个有家室的中年人,我每追一场演唱会,都会以此为起点,规划一场家庭自助游……

在追演唱会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在慢慢苏醒,也开始发现了人到中年的好处:终于可以不必像年少时那般囊中羞涩、寸步难行了。可以尽情选择前排的座位,住好的酒店。距离和时间,都不能再困住我们。其实我在多年前就有一张和张楚的合影:得知他会在某个夜晚光临我所在的城市的一个酒吧,我和一帮朋友们成了专为他而设的狗仔队。我们浩浩荡荡地混进了酒吧,却因为付不起酒水钱而尴尬万分。原来岁月收走了一些,也会回馈给你另外一些。

我越来越多地觉得,人的审美,是在很小的时候,甚至天生就已经形成的了。过了那么久,我内心里最无拘无束喜欢的,还是我小时候天然选择爱好的那些。只是走着走着,会忘记自己最初的热爱和选择,比如我一度以为自己喜欢和需要很多名牌包。为什么有人活到老仍富有童心?大概原因之一,就是他(她)没有遗忘最初的自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