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1)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界之大,但凭借样貌即几乎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故乡。但是,在距离中国近八千公里的异国他乡——肯尼亚,却存在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2)

沙里夫

当周围人都是当地象征性的“钢丝球”头发和厚嘴唇时,她却有着柔顺的头发和薄薄的嘴唇,除了黑色皮肤,几乎与国人一般无二。

然而,就在周围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女孩的母亲,却突然道出心中掩藏已久的秘密:“你的样貌与我们的先辈有关,这也是他们曾经存在于这片土地上的证明。”

这个女孩是谁?为什么会与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样貌?知道身世的她,又有怎样的行动呢?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3)

帕泰岛的意外来宾

“600年前,有一个船队在印度洋海域触礁,被海浪冲到附近的一座岛上,被当地的人民所救。”

这是肯尼亚的帕泰岛流传着的一句话。而他的来历,与“郑和下西洋”离开不关系。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4)

图源网络

要知道,我国古代的历史底蕴丰富,不仅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还有被称为盛世之态的大唐。当然,之所以辉煌,不仅仅是国家内部,还有与外部的交流。

比如,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曾命徐福“秋渠仙丹”,而明成祖朱棣,也曾派遣郑和,七下夕阳。但是,两者与众不同的是,后者是为了实际的贸易交往。

那时比不上现在,消息闭塞,设备落后。因此,过程中常常出现问题,而郑和即便有丰富的经验,但也避免不了意外的发生。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5)

图源网络

这天,在船队队途经印度洋海域时,突然狂风大作,郑和只好赶紧靠海,但死伤惨重。好在,遇到帕泰岛人民才避免更大的损失。

后来,郑和继续征程,但是有二十余人的队伍留在了非洲,与当地人结婚生子,融入了他们的社会。

独在异乡为异客,远在重洋外的水手依旧想念着祖国,为了留下东方的血脉,他们约定了子女通婚,让血脉得以流传。

随着下一代人口的增多,留在帕泰岛的水手们建立了名为“上家”的村落。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6)

图源网络

遗憾的是,上家村落遭到了葡萄牙殖民者的无情屠戮,水手的后裔不得已逃到了西尤村,慢慢地也没有继续遵守子女通婚的约定,与当地黑人繁衍后代。

这段传奇的经历,被当地人留在心中。但是,他们几乎从未广而告之,因此,鲜少被有人得知,直到一个女孩的出现……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7)

探索身世

沙里夫全名玛娃马卡·沙里夫,原本也与其他孩子一般,平淡地度过自己的童年时光。突然有一天,她在家里的壁橱深处,发现了一个青花瓷的瓷碗,很显然,与当地的传统瓷碗大相径庭。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8)

图源网络

带着疑惑,沙里夫询问母亲。而母亲则将那则掩埋已久的故事,娓娓道来。她这才明白,自己的长相是随了先祖,也就是郑和水手的后裔。

而且,更让沙里夫感到光荣的是,自己竟然是一个中国人!但是,她同样也觉得为难,自己虽有中国人的血脉,但完全不会中文。

原来,小小的帕泰岛是极其贫穷,鲜少有人能够上学。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9)

图源网络

沙里夫的哥哥只有初中毕业的学历,姐姐也早早嫁人生下了小孩,沙里夫的母亲也跟她商量过婚嫁的事情,可是她一心要去中国寻根,自然也是拒绝了母亲的提议。

沙里夫听说省城蒙巴萨有来自中国的商人,于是,她开始在课余时间不断兼职,以此来赚取能够去省城蒙巴萨的费用。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沙里夫赚取了足够的费用去省城蒙巴萨,终于踏上了省城之旅。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10)

沙里夫

可是,蒙巴萨之行并没有像她想的那样顺利,在这样一个地方找到能教她中文的人也是很困难的。

不过,沙里夫没有放弃,一边兼职,一边不断地寻找。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一个中餐馆,想到能够在这个地方开中餐馆的一定是一位中国人,不由得喜极而泣。

这家餐馆老板叫赵汗青听了沙里夫的来意后,为这个女孩的执着所感动,最后决定收留,还答应教她学中文。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11)

图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赵汗青不仅经营着这家餐馆,同时也经营着一家中医馆。

沙里夫每天早上天还未亮就起来打扫卫生,帮赵叔叔晾晒各种中药,看着往来的患者被治好,心中不仅感慨中医的神奇,这也在她的心里埋下了小小的种子。

暑假结束后,沙里夫向赵汗青辞行,说:“我一定会继续学习中文,等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中国去看看!”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12)

沙里夫

赵汗青点点头,不仅塞给她一个大红包,还欣慰地说:“放心吧,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回到帕泰岛后,沙里夫继续回到学校学习,在课余间隙想方设法地学习中文,慢慢地也会简单的词组和成语。而且,她也没有忘记学习中医的初心。

因为当地医疗条件并不乐观,很多当地人深受疑难杂症的折磨。沙里夫不忍,决心要改变当地医疗现状,让更多的人有病可医。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13)

沙里夫

可是,只有去到中国,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所有目标。因此,沙里夫一直等待机会。

这天,村里来了几位黄皮肤黑头发的考察队,她以为是中国人,连忙热情地招揽,还用蹩脚的中文打招呼,甚至掏出宝贵的青花瓷,表示自己与他们是一个地方的人。

然而,沙里夫想不到,这群人是日本人,不仅没有礼貌地解释,而且肆意玩弄青花瓷,不小心掉在地上碎掉了!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14)

沙里夫

她见状,当即明白,大声呵斥:“你们不是我的同胞,请你们离开我的家!”

这出意外发生后,沙里夫的心情沮丧不已,认为自己可能这辈子都无法到达千里之外的另一故乡,整日里痛苦。但是,或许是命中注定,她竟然因祸得福,迎来转机。

原来,那群日本考察队回去后,将此事当个笑话般讲了出来,却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片意外拍下的青花瓷碎片,引起不少当地媒体的关注。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15)

沙里夫

很快,有不少记者前去采访沙里夫,还当场要其演示不流畅的中文。在得知她的身世后,一名好心的记者给出建议:“听说你一直在找能去中国的办法,当地报纸曾经报道过,中国的一些大学对国际留学生会有奖学金政策,可以看看。”

沙里夫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十分开心,准备很久终于找到了机会。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16)

沙里夫

她打听到了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地址,怀着忐忑的心情,用中文给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写了封求学信。

“来自中国的大使先生,您好!我叫玛娃马卡·沙里夫,是几百年前郑和下西洋的船员后裔。我在学习中文,马上也要中学毕业了,想要去祖先的家乡看一看,您可以帮助我吗?”

然而,毕竟是一个女孩的信件,哪能立马收到回信,而沙里夫也在等待中,渐渐失去了希望……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17)

沙里夫中国求学之路

2004年9月,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宗立收到了一封来自肯尼亚女孩的信,虽然字迹歪七八扭,但是看得出来写信的人很认真。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18)

因为当时恰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南京电视台正在筹拍相关纪录片。所以,当他看到上面写道“郑和水手的后裔”时,觉得事出有因,应该重视。

很快,郭宗立与记录片编导吴建宁一同来到了肯尼亚,打算采访沙里夫。

2005年6月15日,沙里夫见到了大使郭宗立,沟通过后,郭宗立则忍不住感慨到:“没想到远在非洲的土地上竟然还有明朝华人的血脉,听说你一直在努力学习中文想去中国?”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19)

图源网络

“是的!我一直在努力学习中文,想着将来有一天能去中国,去先祖的家乡看看。”沙里夫忍不住激动道。

在沙里夫的陪同下,郭宗立来到了当初埋葬船员的墓地,看到面朝北方的坟茔和散落的瓷器,他顿时相信了这个女孩的话。

2005年9月7日,在郭宗立、吴建宁的安排下,沙里夫接到了来自中国的邀请,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中国。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20)

图源网络

这个“中国女孩”回家了。

在肯尼亚长大的沙里夫第一次来到中国,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原来这就是先祖的故乡啊!她看到了精美绝伦的郑和宝船复原模型,相信先祖就是乘着这样的宝船漂洋过海。

相比较偏远落后的老家,这里的城市热闹繁华,竟让女孩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目不暇接,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

同行的人不禁觉得有趣,问她:“这里是不是跟你想的很不一样?终于回到祖先的故乡,有什么想完成的愿望吗?”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21)

图源网络

这个女孩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梦想:“我要学中医。”

沙里夫将自己致力于造福家乡的目标,讲述给众人。大家纷纷感动万分,而教育部得知后,更是直接特批了一个公费留学的名额,让她进入南京中医药大学。

沙里夫得知后,一直低头感谢:“中国人像我的亲人一般!”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22)

在此后的日子中,她一边学习中医理论,也一边修习中文。可是因为在肯尼亚生活太久,起初根本无法融会贯通,好在她下了苦功夫,不仅通过了汉语能力考试,还拿到专业中的优秀成绩。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23)

当然,沙里夫期间还前往云南,参观郑和的纪念馆,以表示自己对先祖的尊敬之情。在她勤奋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本硕连读,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位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肯尼亚当前最需要的妇产科专业。

是的!多年求学并没有让沙里夫磨灭初心,她一直记得自己的目标,并一直坚定内心。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24)

沙里夫

远在肯尼亚的亲朋好友,还在为温饱发愁,挣扎在贫困线上,而家乡养育了沙里夫。她不能不给予回报,一定要为他们带来更好的医疗技术!

儿行千里母担忧,沙里夫的母亲总惦念着沙里夫,关心她的生活。每当这时,沙里夫都会笑盈盈地告诉母亲:“我在中国过的很好,这里的所有人都很亲切,对我很好,您不用担心。”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25)

图源网络

可是,老家到底过于偏远,通讯信号不是很好,沙里夫很多时候都接不到母亲的来电。为了将来能为家乡带去更好的医疗技术,也为了缓解思念,她埋头于学业中苦心钻研。

2012年,沙里夫顺利完成了学业,同学劝她:“这里的医疗更先进,发展前景更好,为什么不留在中国发展?”

“曾经我也想摆脱贫困的环境,可是相比较医疗先进的祖国,医疗落后的肯尼亚更需要我。”

郑和后人美洲(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26)

图源网络

沙里夫的决心,令人称赞。

回到帕泰岛后,沙里夫在当地寻找各种药材,去尝试它们的药性并做出调整,渐渐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好中医。

这个叫做沙里夫的女孩终于实现了梦想,并且也正如她的先祖那般,为中非友好交流做出了贡献,将郑和当年“下西洋”一般的精神与魄力,发扬光大。

后记

沙里夫的身上有着顽强不息的生命力,有面对梦想逐步前进的韧性和执着,有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