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订5月中在板桥举办「府中双城:古城开路」的活动,因疫情升温而暂缓,但预计在现场的4个装置艺术,早就进场装设完成。在府中捷运站、456广场內、由艺术家范承宗团队设计的「府中帆城」,美到连即将上映的台湾影集,都让美术团队搭了一个以帆城为概念的景。

南京板桥创新城(板桥新地标)(1)

府中站新地标

这个计划是接续每年盛大妈祖绕境活动之ㄧ,虽然是搭配地方民俗活动的邀请,但「府中帆城」本身含蓄却有仪式感,位在板桥府中捷运站出口,又是原订市集的入口,正好可以做为一个醒目、让大家聚集的指标。

南京板桥创新城(板桥新地标)(2)

帆城「汇聚帆船的海港」

帆城的概念是,在贸易热络的港口,聚集回来与正要出发的船,众多船帆在海面上虽然彼此沒有接触,视觉上却像彼此交叠聚集成一个巨大的量体,「我们把这个意象,凝聚成一个工整、像建筑物的抽象量体。」屏东灯会的作品,他们在港口边寻找廟宇、和老建物的屋顶特征集结在一起,作为结构上的亮点。

南京板桥创新城(板桥新地标)(3)

抽象再现「重簷」的建筑结构当时在思考这个作品时,他们也走访当地廟宇和老宅,「我们发现华人的文化建筑,常会看到『重簷』(上下屋顶交叠覆盖),我们擷取屋顶和屋顶间的关系位置,在电脑里交叠出不同帆的型态。」当大家走进帆城抬头看,会发现木头的线条结构,很类似传统建筑交错的樑。屏东灯会帆城有左右之分,而板桥的帆城,因为具有地标的意义,故意做出360度视角都是一样的结构。

南京板桥创新城(板桥新地标)(4)

南京板桥创新城(板桥新地标)(5)

南京板桥创新城(板桥新地标)(6)

那道神圣的光

充满孔洞有透明效果的帆布,白天的光从外面来,会有树的影子投影在布面上;晚上的光则是由內而外发散,木的结构会印在布面上,映照出某种「神圣」感,「就像晚上经过廟宇,从廟里透出的光亮,让人有种安定和放心的感觉。」范承宗告诉灯光设计师陈怡彰想做出这种「感觉」,他还告诉灯光师,「在幽暗孤独的海上发现一艘发光的船或灯塔的温暖安心感。」看到作品就知道,灯光师完全沒辜负(令外人摸不着头绪)的完成任务。

南京板桥创新城(板桥新地标)(7)

南京板桥创新城(板桥新地标)(8)

虽然这次帆城,是以地方民俗活动开展,「但我们想用开放、中性的方式表现,让所有人都可以(愿意靠近)欣赏,设计时就已经思考,要如何可以让不了解当地文化脉络的人,看到作品也能被感动。」范承宗也希望「帆城」系列可以再到台湾各地探索「用我的设计,回应地方古迹、回应环境。」

南京板桥创新城(板桥新地标)(9)

南京板桥创新城(板桥新地标)(10)

可以被再利用的作品

范承宗的大型装置作品,坚固且方便拆卸,「我门会把结构做得简单,活动结束后能回收,能放在车上载走,下次有活动可以拿出来再使用。」上次屏东灯会结束后,木头都转送学生的结构课使用渔光岛艺术节结束后也把「筌屋」拆回,「设计作品前,就会把后续拆撤回收的事也一起想好。」

南京板桥创新城(板桥新地标)(11)

南京板桥创新城(板桥新地标)(12)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活动无法如期举行,但府中帆城「只要固定每年抹护木油,再放5年、10年都可以。」疫情趋缓后,走访如果还有机会看到它,別忘了多停留一点时间,仔细欣赏它白天与夜晚的不同景致。

南京板桥创新城(板桥新地标)(13)

南京板桥创新城(板桥新地标)(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