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强人,他一度掌控着国家最高权力。同样作为一个男人,他的“后宫”也是百花齐放。袁世凯基本上可以定性为“较为好色”之人,他共娶了1妻9妾,在那个年代来说,这个妻妾队伍也算是合情合理。

袁世凯的大管家一共有几位(袁世凯府中有一位贤内助)(1)

尽管后宫队伍不算庞大,但是袁氏一族却很复杂。袁世凯的正妻于氏虽然地位尊贵,可是她与袁世凯感情不好,她的名分象征意义更大。在这众多妻妾中,最为袁世凯看中的还是她的五姨太杨氏。很多人将杨氏比作是红楼梦中贾府的王熙凤,是主管袁世凯家中一切事物的实权人物。

杨氏是天津杨柳青人,她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父亲经营着一个棉花厂,在晚清时期算得上是天津一带响当当的人物。甲午战争后,清廷鉴于失败的历史教训,决心训练出一支新式武装,袁世凯因此奉命到了小站练兵。

袁世凯的大管家一共有几位(袁世凯府中有一位贤内助)(2)

虽然是朝廷的军队,可是当时的大清国库已无更多的军饷拨给袁世凯,大部分的军饷物资还要靠他自己筹措。如此一来,袁世凯便与天津很多商人有很深的交往,也与杨氏的父亲很熟悉。为了能攀上袁世凯这个政治新星,杨氏的父亲将女儿嫁给了袁世凯成为了他的五姨太。

自从进入袁府后,五姨太杨氏便受到袁世凯的宠爱,所以袁家都称呼她为如夫人,意思就是等同于夫人。因为杨氏生长在商人家庭,所以她一直对外界有着很好的沟通,经常抛头露面。袁世凯在很多公众场合都会将杨氏带在身边,说起来,能给袁世凯撑撑场面的也只有杨氏。

杨氏获宠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善于迎合袁世凯,而是在于她的家庭出身和人品才德。袁府中从上到下对这位如夫人都十分敬重,袁世凯每天早晨醒来总是让杨氏在身边伺候,让杨氏给他通报一天的事情和安排,袁世凯的日常生活都交给他打理,就连贵重物品和财物也交给她收藏保存。实际上,杨氏已经成为了袁府的大总管。

袁世凯的大管家一共有几位(袁世凯府中有一位贤内助)(3)

袁世凯一共10位妻妾,17个儿子和15个女儿,加上儿媳和孙子、孙女以及管事的账房、男女教师、中西医生、厨役、裁缝、花匠以及佣人和各房的丫鬟,计数百人。这么大一个家庭,要做到每一个人都没有意见,显然是有难度的。可是,在杨氏的管理之下,袁府上下对她都心存敬畏,她办事果断,将袁家打理的井井有条。

杨氏一共生育了四男二女,她对子女的管教十分严格,绝不允许儿子们彻夜不归混迹于妓院、戏场和舞厅,每天晚上九点杨氏都会坐在正厅等儿子们归来。

儿女长大成人后,杨氏又将他们送到国外读书。袁世凯去世后,留下遗嘱让长子袁克定主持分家,杨氏将分到的财产统一管理,这些家产后来被投资到了实业中去,在她的规划下,先后创办了几家大型的公司,并积极建议儿子们投身民族工业。

袁世凯的大管家一共有几位(袁世凯府中有一位贤内助)(4)

袁氏后人对杨氏的评价很高,说她公正,不徇私情,有威严并赏罚分明,一直到她去世之前,杨氏都深受袁世后人的敬重。

杨氏的身上其实还有一个优良的传统,那就是勤俭持家。袁世凯死后,大部分的遗产被长子袁克定所得,可是这位大公子却挥霍无度,没几年工夫就将诺达的家产败光,甚至沦落到每餐吃馒头咸菜的境地。

杨氏虽然分得的家产有限,但是在她的管理下,家境日益红火。据说她家里的火腿常常要等到生虫才拿出来给的大家吃,她常说:“钱不仅仅是挣来的,也是攥来的。要让钱生钱,要学会管理钱财。”

袁世凯的大管家一共有几位(袁世凯府中有一位贤内助)(5)

1937年,杨氏在天津病故,临终前她给儿孙们留下遗嘱让他们不要从政,这或许是她受到了袁世凯的影响,生怕儿孙们在政坛上重走老路,与其这样,不如当一个普通百姓来的逍遥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