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钛合金板坯锻件为研究对象,改变传统的镦粗拔长展宽工艺,采用直接拔长进行展宽,解决传统镦粗工序中经常出现坯料腰部折叠缺陷的质量问题,提高锻造生产效率约22%,提高材料利用率约2%。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成形展宽过程,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并通过实际生产验证整个工艺过程,为研制更高质量、生产效率、材料利用率的成形工艺提供指导。

本文针对某公司钛合金板坯锻件,材料为TA2,要求成形尺寸2050 15(宽)×260(高 )±10×L(随 长 )(单 位:mm),原材料钛锭经过表面加工去除表面缺陷及取样后,尺寸为φ990mm×2600mm。成形宽度尺寸/原材料截面尺寸≈2.07,超过一倍尺寸。根据传统经验公式计算,要保证最终展宽成形尺寸原始坯料截面直径需≥φ1450mm。

常规成形工艺为钛锭先镦粗,保证镦粗后截面尺寸≥φ1450mm后再进行平砧间拔长展宽。锻造过程由于TA2的材料特性,容易造成镦粗过程中表面折叠缺陷,为防止折叠过深,需分多道次进行镦粗,出现折叠现象后立即进行轻滚圆拔长再进行镦粗,严重影响锻造效率及锻造质量。本文采取直接拔长的方式进行展宽,在试验前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软件对试制方案进行分析,最终通过实际生产验证工艺方案的可行性。

模拟过程分析

图1为上下工装及钛锭初始摆放位置,上砧与芯棒接触均匀压下,压下300mm后,左右横移芯棒继续压下至图2状态,此时坯料高度约为550mm。

钛合金薄板成型工艺(浅谈超倍尺宽钛合金板坯成形工艺)(1)

图1 钛锭初始压下状态

钛合金薄板成型工艺(浅谈超倍尺宽钛合金板坯成形工艺)(2)

图2 芯棒展宽结束

由于钛锭总长为2600mm,采用芯棒展宽过程中由于两端偏载的问题,坯料变形不均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然会造成两端展宽小,中间展宽大的问题,需采用特制芯棒重点对两端进行展宽,如图3、图4所示。此时坯料高度高点为455mm,低点约为380mm。

图5表示采用上平砧及下平板,开始整形拔长,压下量设定为100mm。图6为整形结束,此时测定宽度最大点为2165mm,最小点为2065mm,高度尺寸为265mm。

钛合金薄板成型工艺(浅谈超倍尺宽钛合金板坯成形工艺)(3)

图3 特制芯棒展宽两端

钛合金薄板成型工艺(浅谈超倍尺宽钛合金板坯成形工艺)(4)

图4 特制芯棒展宽结束

钛合金薄板成型工艺(浅谈超倍尺宽钛合金板坯成形工艺)(5)

图5 平砧整形拔长

钛合金薄板成型工艺(浅谈超倍尺宽钛合金板坯成形工艺)(6)

图6 最终成形

生产实际验证

利用数值模拟形成的工艺参数,在生产实际中进行试验,图7为最终锻造成形的TA2板坯,试验过程中在厚度约为265mm时,展宽最宽点达到2150mm,与优化后的仿真结果非常接近。且两端头舌头长度仅约50mm,低于常规钛板成形的舌头长度150~250mm。最终通过加工后材料利用率达到91.6%,高于常规的钛板成形利用率约2%,符合最终成形的质量要求。

钛合金薄板成型工艺(浅谈超倍尺宽钛合金板坯成形工艺)(7)

图7 实际生产的合格钛板

结论

⑴通过对超倍尺宽钛板展宽成形工艺的优化,改变传统镦粗后展宽方式,避免了镦粗过程由于坯料高径比过大易造成的折叠缺陷,且降低生产火次1~2火,提高生产效率约22%。

⑵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优化后的成形工艺进行模拟,并采用专用展宽工装成形,通过试验验证,生产出表面质量良好的合格钛板,通过最终加工验证,材料利用率达到91.6%,高于常规成形钛板2%。

钛合金薄板成型工艺(浅谈超倍尺宽钛合金板坯成形工艺)(8)

作者简介

杨武,兰州兰石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主要从事新材料开发、锻造工艺研究及技术管理工作。曾主持完成大型台阶孔缸体锻件工艺研发、大型顶驱提环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9000米钻机吊环产品研制、钛合金锻件工艺研发并分别获兰石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本文节选自《锻造与冲压》2018年第2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