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散文名著,其营造的乌托邦式的田园生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象征和文学意趣,其中弥散的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成为人们自由、旷达、超脱、隐逸的精神追求,自诞生以来就充盈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文人士子竞相追逐的世外桃园、人间净土、精神家园。在当下节奏加快、精神压抑、焦虑浮躁的社会中,可以观照人们的内心,追求诗与远方,对于调适人们的精神心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桃花源记》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诗人、辞赋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被历来文学家所称道,被誉为散文的巅峰之作,成为后人学习散文必读课目,为文学创作者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做客桃花源插图(虚实相生桃花源)(1)

《桃花源记》全文仅有五个段落,字数不过四百字,可谓言简意赅、字字珠玑,作者通过简洁明快、清淡自然、绮丽多姿的语言,给读者白描了一个仙境般的理想国度,这个国度虚虚实实、似真似幻,仿佛海市蜃楼一样隔着一团迷雾,想靠近他抚摸他时却总也碰触不到,离开他时却清晰地伫立在那里,让人心向往之。而这一切,都有赖于作者高超的语言功力和娴熟的艺术技巧,这种技巧太过高妙而让人难以觉察,可以说是达到了“艺术的最高技巧则是无技巧”的境界,只有慢慢体会品味,才能得之一二。我以为,该文最大的特色就是虚虚实实、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通过虚实之间互映衬,互相渗透,互相佐证,达到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空灵高古境界,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绚丽的想像,从而成就了这一千古奇文。这种虚实相生艺术技巧的娴熟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文本要素设置的虚实相生

一般来说,一篇散文文本应该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等要素,只有要素完全,才能构架出一篇好文章。如果要素不全,缺胳膊少腿,往往会让读者看后云山雾罩,不知所以。而如何利用这些要素精心排兵布阵,则体现一个人的文学功力与技巧。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点明时间为“晋太元中”,这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376~396),这个时间设定颇具机巧,离作者此文创作时间只不过几十年而已,为全文营造出这种亦真亦幻的效果起到了关键性、基础性作用。如果设定时间太远,会让人觉得像神话传说一样不可信;如果太近又容易让人按图索骥导致穿帮,因此,时间的巧妙设定直接关系到桃花源能否被读者认同,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物则为“武陵人”,这个武陵人是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而没有特指哪个人,就为文末寻找桃花源而设下了伏笔,后人即便想通过这个渔人去寻找,也会因为没有具象的特定的人而无法寻找,最终找不到桃花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第二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句话则是整个事件的起因,前半句平中无奇,后半句则平中见奇,因为“忘记了路之远近”,不知道走了多远,也许半天,也许一天,也许很多天,这种模糊概念的运用,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为下文偶遇桃花源进行了铺垫。接下来第三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除进一步点明时令气节为春天外,开始精心营造桃花源的意象,而此句关于桃林的描写,又进一步铺垫了下文,形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正因为有了这片突来的桃花林,才有了“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的动因,才有了后文。

可以说,文中第一段,短短4句53个字,却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等要素,并且这些要素之间,宛如剥葱,一层层地牵着你前行,让人读之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在文本的最重要要素——结果的处理上,作者更是匠心独具,专门写了一个高尚士人——“南阳刘子骥”,一个才学人品兼优的人,“闻之,欣然规往”,但“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为全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据后人考证,“南阳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并且是一个隐逸名士,用这样的一个真实人物来探寻事物真相,进一步给读者心理暗示,因为此人人品是靠得住的,他寻桃花源这件事也是真实可信的。其实,哪里有什么桃花源,只不过是作者一个天马行空的想象罢了!但作者却用真人来说虚事,目的是为了强调事件的真实性,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有意思的是,据考证,这位名士竟然是作者的一个远房亲戚,这也是作者刻意为之。如果文章播扬出去,即便有较真者要找此名士,得知此人是作者亲戚,肯定会觉得事件真了三分,当再得知此人已“病终”,死无对证,让你不得不信此事。可以说,全篇以此句来注解全文,既呼应了文章的开头,又强调此事的真实性,让这一虚构出来的世界变得真实可信,最终实现了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图。

做客桃花源插图(虚实相生桃花源)(2)

二、内容的描述虚实相生

本文的核心的内容描述由两个段落组成,这在两个自然段中,作者也是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第二段是对地点的进一步详述和对桃花源的整体勾画,第三段则是对桃花源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解释,可以说两段之间,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首先看第二段开头,“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此句是告诉读者,为什么桃花源存在很久都没有被人发现,却被渔人意外发现,是因为这个口子很小,如果不是有若隐若无的光,也不会被渔人发现。紧接着,作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因为山口很小,只能够一个人勉强通过,所以,这个洞很容易被人忽视,不被人发现,即便后来人寻找也不容易。所有这些,都是以实的手法在写虚,并为后文做进一步铺垫。接下来的核心内容描述上,先是环境描写,再是人物描写,给大家勾勒出了一幅理想中的桃花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人人平等、处处和谐,是一个人人向往的全新世界。

第三段承接上段,先是描述了人们真诚朴实、热情好客,“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之后,则重点对桃花源的存在进行合理解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这些话读起来,合情合理,让人信以为真,其实,这都是作者以实写虚而让读者产生的代入感。此段末尾一句,“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尤为精妙,为读者留下众多猜想。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为什么渔人作了记号,后来却没有找到?还有后来的无数次寻找,都没有找到?其实,作者在暗示一种可能性,因为里面的人已经有了防备,抹掉了渔人作的记号,并且对洞口进行了隐藏。而这正是作者的高妙之处,刻意用这种虚虚实实的手法,给读者营造了一个似乎真的存在却又找不到的理想国度,让人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三、生活与理想的虚实相生

通观全文,会给我们一种时光交错、亦真亦幻的感觉,就像曹雪芹《红楼梦》开头精心布局一块通灵石头一样,有意营造一种真假难辨、神秘莫测的虚幻氛围。

我们常说,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话,在本文中可以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乍读该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都似真人真事,让人读后觉得真实可信,但仔细一琢磨,却会发现所有这一切,不过是作者精心虚构而成的世界。

但这种虚构,均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相似的情节或者故事,让读者获得心理上的认同。如,现当代歌剧《白毛女》里的白毛女,就曾经躲进深山老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笔者老家襄阳市南漳县,有一户农民以古法造纸为生,其技艺来自几百年前的传承,全家人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进出外界须经过一条羊肠小道、攀爬多道山梁。这些发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在战乱频发的古代肯定会有更多,因此,作者构想的这个故事是有生活来源的,并不完全是凭空想象和无中生有,正因为有着现实生活基础,才让读者产生了认同感和代入感,从而引发了共鸣,信以为真桃花源真的存在。作者这种虚实相生文学技艺的高超运用,由是可见。(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


来源:《阅读时代》2021年第10期

作者:涂玉国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