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一颗镶嵌在山东南部的璀璨明珠。

东依沂蒙,西临微山,南接两汉文化圣地徐州,北临孔孟之乡曲阜,“三国五邑”之地,文明昌化之邦。拥有75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40年的工业文化。既是人文宝地、生态福地,又是红色高地、老工业基地;既有北方城市之豪放,又兼江南水乡之秀美,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城市,世人誉为 “鲁南明珠”。

枣庄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会之二(十大创新看枣庄)(1)

台儿庄古城夜景

2022年,枣庄人民牢记殷切嘱托,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积极响应山东省“走在前、开新局”的动员号令,紧紧围绕“十大创新”部署,着力激活“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引擎,全力跑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纵深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大力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动营商环境、招商平台、科技研发、制度机制等方面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枣庄路径”“枣庄模式”。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们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智能制造,打造锂电产业全链条,构建锂电产业新业态。”在枣庄高新区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明亮的展厅内,公司总裁柯西文向记者介绍。

枣庄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会之二(十大创新看枣庄)(2)

枣庄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会之二(十大创新看枣庄)(3)

枣庄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会之二(十大创新看枣庄)(4)

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同时,为促进高效率成果转化,枣庄市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行动,发挥浙江大学山东工研院、中科院化工新材料联盟、鲁南科创联盟的优势作用,积极推动27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泰和科技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中建材科创院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入选省首批“双创”共同体。

2022年一季度,枣庄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5%,万人拥有发明专利7.3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269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335家、661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3.48%,居全省第1位,高于全省21.77个百分点。

创新招商引资理念,把闲置品做成大产业

近年来,枣庄市坚持“招大引外、招新引高”,创新招商引资思路,打造招商引资品牌。先后搭建了长三角高端制造业转移示范基地、国际闲置品循环链试验区、中国兽药谷、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特色招商平台,吸引更多项目投资落户枣庄。

作为山东的“南大门”,枣庄是北方地区对接长三角的门户,依托长三角高端制造业转移示范基地,枣庄把长三角作为重点招商区域,把高端制造业作为重点招商方向,把产业转移作为重点招商路径,积极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生态。

目前,枣庄(上海)产业促进中心已经揭牌成立,开通了中国枣庄(长三角)高端制造业转移基地网,组建了枣庄(长三角)高端制造业转移基地联盟,“一中心、一联盟、一张网”已经成为了枣庄在长三角招商的“会客厅”“桥头堡”,有效扩大了枣庄在长三角的“朋友圈”。

随着吉利、璞泰来等一批知名企业在枣庄投资,星驾科技、博雷顿科技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户,南玻院、苏州医工所等一批创新平台的成功搭建。2021年以来,枣庄累计从长三角地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0个、新开工148个。

2021年以来,枣庄市秉持“把节约做成产业”理念,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国际闲置品循环链试验区”的设想,得到了国家和山东省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初步成效,已开通国际闲置品循环链试验区网站,先后引进燕东绿能、胖虎科技等企业落户,总投资100亿元的德鑫锂电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已经签约。

目前,枣庄正积极谋划闲置品试验区发展规划,设置3个主片区和4个特色产业园,建设闲置品回收集散中心、碳排放交易中心等重大平台,加快构建国际闲置品试验区、多式联运物流园、综合保税区“一体两翼”三区共创新格局,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蹚出路子、作出示范。

“人才招引 技能强市”,创新引才聚才新战略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近年来,枣庄市紧紧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中心大局引才育才、聚才用才,人才队伍越来越强、平台载体越来越多、聚才氛围越来越浓、服务保障越来越优,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强力推进招才引智,枣庄市创新举办“网荟人才 智汇枣庄”“山东枣庄—高校人才直通车”“千企万岗进百校”系列网络招聘活动,拓宽“线上招聘”服务形式,全方位搭建企业与人才就业桥梁,全面落实引才优惠政策,为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2年7月6日,枣庄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陈平讲话中表示,要聚焦“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中心大局,着力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千方百计引才、多措并举育才、优化环境留才、不拘一格用才”,创新人才思路、加大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服务,更加精准精细地培养、引进、凝聚人才,全力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

同时,枣庄市积极开展“技能强市”行动,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总体部署,重点加强“6 3”现代产业体系技能人才培养,积极营造“技能强市”的良好氛围,夯实技能人才基础,努力形成政府激励推动、企业加大投入、社会各方参与、人才积极进取的发展新格局。

通过“人才招引 技能强市”,枣庄市不断加大典型培树力度、推进技能品牌创建、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等政策措施,全方位、多层次运用和展示人才成果,真正营造出“崇尚人才技能、尊重关爱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截至2021年底,累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506名,评选“枣庄英才”6批148人,为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科技引领发展,创新赢得未来。未来的枣庄将在“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引擎的有力推动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建立以企业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用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最优增量”,在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阔步向前!

(新黄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