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和精神(精忠报国并非愚忠)(1)

说到“精忠报国”这个词,就会联想到一个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的忠勇之士,这个词出自《北史·颜之仪传》。而最先想到的人物就是岳飞了。

岳飞生于南宋时期,当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当时岳飞才十五六岁。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毅然决然的投军,加入到抗辽的队伍中。中间遇到了父亲举丧,岳飞回乡匆匆回乡奔丧,丧事结束后,岳飞临行前,母亲将岳飞叫到身前。

姚太夫人为了激励岳飞,将“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刺在了儿子的背上,从那以后,“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就永远的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从未褪色,也深深的刻在了岳飞的心上。

所以,“精忠报国”也在后来成为了为国竭忠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典故之一,为后来的青少年教育经典,不断激发着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对抗金英雄岳飞的高度评价。这有利于树立起个人与集体对于家国的热爱之情,效忠之情,也是对于一个爱国者的高度赞扬。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战争时期,一种牺牲会扩大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因此,为祖国而战死沙场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体现。

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和精神(精忠报国并非愚忠)(2)

由此,“精忠报国”不是愚忠,而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的人民为国家牺牲奉献自己的高尚节操。一代名将岳飞在封建的就社会中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雄事迹永存于人们心中,岳飞始终是一个国家不可多得的栋梁人才。

一、 论“精忠报国”与“愚忠”。

“精忠报国”就是好的吗?

“精忠报国”仅仅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对国家忠诚,对君王忠诚。但是,从思想层面来说,“精忠报国”则是法家和道家思想的衍生。法家主张变法图强,依法治国,在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许多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方略。

将士大臣们都将皇帝的命令,国家的律法视作金科玉律,不可违背,这就在思想上形成了“精忠报国”,确在人们眼中就成了“愚忠”。君主帝王也只是一个人,他们也会有出错的时候。例如晋武帝司马就因为一个错误,导致中国在历史上混乱了三百年。他曾经一度让中国呈现了一统的局面,但却因为一己之私心,让自己的傻儿子当太子。这就是晋王朝加速灭亡,民不聊生。

辅佐晋武帝的百官们为何没有劝阻,这也是一种“精忠报国”吗?肯定不是,这就是一种“愚忠”,一种置国家于水火之中的“愚忠”。

“愚忠”就真的不好吗?

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和精神(精忠报国并非愚忠)(3)

“愚忠”就是只知听从帝王的命令,忘记了国家律法的存在,一昧的按君主意思去做。其实,“精忠报国”和“愚忠”二者在本质上并无太大的区别,都是对国家尽忠、对君王尽忠、对人民尽忠。这主要是看尽忠的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心系天下,想着忠君报国。

所以,就光从字面意思来说,“精忠报国”与“愚忠”是没有太大相关关系的。岳飞之忠还包括着忠君思想,他只是没能分清楚君王与国家的分别,忘了帝王也只是个人,有时也会犯错。

建炎元年五月,赵构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岳飞企盼着他能救国家于水火中,指望帝王能够担起抗金救国、收复中原国土的大任。然而,赵括根本就无法堪当大任,岳飞失意而归,于是向皇帝提出了抗议,这次,他没有对皇帝“愚忠”,而是坚持着“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与“愚忠”为何会扯上关系呢?

岳飞的忠究竟是“精忠”还是“愚忠”?这始终是关于历史人物岳飞的历史评价,如何才能做到历史地、全面地评价岳飞大非问题,这免不了系统的辨析。岳飞作为民族英雄,在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人命所传诵,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言行。其中,被人们称作是“愚忠”的事情就是岳飞奉命直接带兵镇压洞庭湖农民起义这件事情。

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和精神(精忠报国并非愚忠)(4)

但从现在看来,其实镇压农民起义从政治统治上来看,岳飞听命镇压并无过错,这的确是有利于国家的政治统治。但从农民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与国家阶级劳动人民对立的事情。因此,也有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岳飞的忠是对皇帝、对政治的“愚忠”,而不是对劳动人民的忠,不是“精忠报国”的忠。在这里,“精忠报国”就成了“愚忠”。

二、“精忠报国”与“愚忠”的孰是孰非。

何为“愚忠论”?

在绍兴九年,赵高宗为了安抚诸位将员,都给予封赏,岳飞也同样受到了丰厚的封赏。在这里,就涉及到了岳飞在对待宋国和金人议和的事情以及高宗妥协投降的根本态度问题。岳飞自然是完全反对的,并且是自始至终反对的,他想要带兵一统中原,收复疆土,完成先帝对他的托付。岳飞虽手握重兵,但终究是抵不过君臣之分,高宗一意孤掷要议和,岳飞只好上书“乞归田野”。

最后,由于岳飞在此时并没有再继续的“愚忠”,再加上秦侩的嫉妒与憎恨,最终还是死于高宗手下。岳飞在当时的无奈,其实也反映了当时宋朝终将灭亡的结局。宋高宗听信小人秦侩的谗言,而将真正忠心的岳飞除之而后快。

其实,早在前两次岳飞带兵进军金人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岳飞并不是“愚忠”,他只是对君王还抱有一丝希望。前两次的进攻,本可以一直进攻,并且很有可能可以取得胜利,一举收复中原。但两次都由于高宗下诏让岳飞班师回朝,岳飞也是提出了反对的抵制。但岳飞最后还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屈服了。

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和精神(精忠报国并非愚忠)(5)

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发现,岳飞始终坚持抗金,始终反对妥协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这都始终贯穿在岳飞的思想行动之中。由此,岳飞在面对高宗的班师诏下,并没有屈服,在“忠君”和“报国”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岳飞毅然而然的选择了后者。所以,岳飞根本就不是“愚忠”,而是清醒彻底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淋漓表现。

“大丈夫当视死如归”:

最后,岳飞的“精忠报国”还是抵不过小人的谗言嫉恨,岳飞最终惨死。他就义在风波亭,享年三十九岁,正值风华年少啊。但是,他“精忠报国”的思想仍然会留在人们的心中。他的傻就在于“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几个字之中。

最终的结局就是,中原收复大业未能完成,南宋最终还是成了他人的疆土,以悲剧告终。一首《满江红》道尽了岳飞一生的荡气回肠和悲壮激烈。那一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激励着他自己一生戎马,也激励着后人。

明朝的于谦同样也是如此,明宣宗在初期同瓦剌的战争中获胜,为明朝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却也使自己身体不堪重负,最终英年早逝,留下了仅九岁的皇长子朱祁镇,即明英宗。明英宗宠信宦官,最终酿成了土木之变,自己也沦为了瓦拉的俘虏。

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和精神(精忠报国并非愚忠)(6)

于谦才是真正的从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了稳住国家朝政,他向太后建议立明英宗的弟弟也就是朱祁钰为帝,将明英宗尊为太上皇。这才避免了瓦剌想要进行政治讹诈的企图,保全了明朝的大局。但后来的英宗回朝,后来的兵变,英宗很快就拿下了朱祁钰,重新做上了皇位。

这时候,于谦作为前朝的肱骨之臣,朱祁镇不得不杀,而于谦也不愿再做谋逆之臣,选择了英勇赴义,最终冤死。这不仅是“愚忠”,更是“精忠报国”。这让后人知道,死也是一种报国。

结语:

宋朝岳飞的死,明朝于谦的死,都让人记住,让历史记住了。但答案究竟是怎样的,岳飞和于谦真的是“愚忠”吗?英雄为何到最后都会丧命,这样,还有人敢成为英雄吗?其实,在他们选择做一个英雄时,他们就已经将生死抛在脑后。

英雄不就是这样吗?他们将生死抛弃,将个人利益抛弃,所以就在这时,他们已然违反了政治的游戏规则,所以,他们都没能逃过皇权的魔爪。究其根本来说,岳飞始终坚持“精忠报国”不仅是因为个人的高尚节操,还离不开他母亲姚太夫人的刻字鞭策,这也是古代孝文化的源远流长的集中体现。

古人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岳飞背上的四字正是岳飞母亲对岳飞的高度期盼,也是一个民族记忆的流长。岳飞的孝道永远的留在了他的肌肤之中,与血液融为一体,“精忠报国”四字也成为了岳飞一生遵奉的信条。在今天,人们将岳飞的精神融入了民族的文化血液之中,不论是“精忠报国”还是“民族之魂”,都是对岳飞的高度评价。

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和精神(精忠报国并非愚忠)(7)

学习了解历史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需要完全深入的去了解一个时代,了解一个时代人物,并从中得到时代的韵味和人物的品质评价。历史一直都在前进,一直都在推动着时代向前发展,过于纠结过去也不可取。但历史始终是号召着一个时代先前发展的向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