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生活中说起“解手”,无疑是“你懂的”,没有谁不知道啥意思。但这个词是谁创造的,最初被用于那个朝代的哪一时期,恐怕知道的并不多。

要是专门探寻这个用语来由,的确有些太微不足道。可说来它的产生却与明王朝前期的重大事件——“移民”有关,它产生于凄凉的移民路途中。

古代移民可以分为哪两类(古代移民路上创造的一个用语词汇)(1)

(网络图片)

史料介绍,明王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朝廷告具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因为战乱和天灾造成的劳动力严重不足,使大片土地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

明太祖朱元璋告诫群臣:“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很快,他就采纳了户部郎中刘九皋等人的奏议,为王朝长久大计,决定移民屯田。于是一场历经洪武、永乐两朝,长达五十余年的移民运动由此展开。

那么为什么山西当时人口众多呢?据说当元末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没有大的水旱虫灾,全都风调雨顺,连续丰收,因此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再加上邻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迅速稠密起来。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189.1万多人,河北人口是189.3万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03。4万多,等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

中原人烟稀少、土地荒芜,而山西却“地狭人稠生计难”。迁移山西之民以实中原,这才成为朱元璋的决策。

回到本文开头的话题,说说“解手”这个词与大规模移民有什么关系。

原来,被指定移民的百姓多是强迫的,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去外地。他们被选定登记以后,私自逃跑事件屡有发生。为了防止移民途中逃亡,官兵们便把他们双手反绑起来,然后再用一根长绳串连上。那时候,迁徙路上,到处是一串串的移民,与押送犯人没啥区别。由于长途跋涉,押解途中人们免不了要大小便,但一根绳子拴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大小便非常不方便。于是只好向押解官兵报告说:“老爷,请解手,我要大小便。”这样子日复一日,人复一人,次数多了,意思谁都明了,只要说上一声:“老爷,我要解手”就行了。

“解手”一词就这样产生了,一直流传到现在仍被使用,而且成为男女都喜欢的文明用语。

古代移民可以分为哪两类(古代移民路上创造的一个用语词汇)(2)

六七百年前的洪洞大槐树下移民,当初直接迁入地是豫、鲁、冀、京、皖、苏、鄂、陕、甘、宁等省市。然而数百年间,这些地方的移民后裔,又有许多辗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港台等地。“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都是移民的代名词。有人认为,早期洪洞移民后裔的足迹,已经遍及神州大地、天涯海角。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