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考前突击复习一下便上岸了,有的人心不在焉的学习几个月也上岸了,而有的人复习多年遥遥无期,甚至快溺死于水中……为什么别人考公务员很简单,自己却这么难?

为什么说公务员难考(为什么考公务员这么难)(1)

我曾参加3次国考,3次江苏省考,3次安徽省考,1次浙江省考,2次事业单位考试,2次人行考试,1次中烟草考试,15次的考试经历,3年的备考时光,让我终于有些许资格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曾踩过的雷和坑,如果屏幕前的你正在备考,别着急划走,说不定能给你提供一点帮助。

考公难在哪里?

(一)专业难

有的人法学类专业,过了法考;有的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党员;有的人哲学类;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有的秘书学类;有的计算机类;有的新闻传播学类……

而你很不凑巧,刚好属于小语种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农艺教育类、海洋科学类、考古学类、工程物理类、机械类类……等专业

在先天优势上,就注定你们考公不会和别人平起平坐,他们可有轻松享受到公考的速度与激情,而你只能沉默在冷宫无人问津。

他们可以享受到几比一、十几比一的竞争比,而你只能郁闷在上百比一甚至是上千比一的竞争比中,毫无胜算可言。

“我的专业就这样,我能有什么办法?”

还真不是这样。有的人,早就把考公纳入自己的职业计划里,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做一些准备。有的人辅修双学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有的人拼命地去考证,提高核心优势。有的人会去辩论队、主持队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表达……总之,你绝不是单单输在专业的起点上。

那我应该怎么办?

好饭不怕晚。虽然你已经考了几年,迟迟没有上岸,但是你积累的经验和技巧,都会成为你干过别人的资本。一方面,要尽快转变心态,必须要快,不要太在意得失成败,而是把考试当做一种苦修,一种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锤炼,从而不断亡羊补牢。另一方面,实施专业补救计划。目前,成人本科学历并未遭到公考排斥,可抓紧时间搞个成人本科学历。最快的自考,一年半拿证,慢一点的像电大、函授、网教、成考等,虽然进度上慢了一点,但是和你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方面,根本不值一提。

(二)择岗难

这里最大的难点在于自我认识不够清楚,眼里只能看见热门区域热门岗位,总是抱有幻想,自己才是上天的宠儿,会得到上天的眷顾,但现实往往会给你一巴掌。

我曾有个同事,本科会计专业,按理说这个专业不错,每年都有在招,可是她执着于南京市、合肥市市直岗位,连区直的岗位都不屑一顾,直到现在,她还在水里泡着。这是典型的人岗不匹配。

还有便是竞争难。不要着急去报名岗位,已经考了这么多次,该怎么报名才能一次通过审核,相信不用我多说。所以,为什么不等快时间节点的时候,根据各个岗位的报名人数再去选择岗位?虽然有的省份看不到实际人数,比如安徽报名前一天,报名人数不更新,山东,报名仅现实人数范围,可在同一个规则内,总是能大致判断这是不是热门岗位,竞争难度大不大,相信你心里早有判断,只是看你甘不甘心愿不愿意放弃和别人竞争的机会。

怎么解决?

看清自己,挑选人岗匹配的岗位,降低期望值,提高综合能力。可以选择先上岸,再遴选的方式,继续把岗位当做跳板。也可以找个容易的岗位先考上,再动用家里的人脉或者资源,重新择岗。

(三)机会难

机会总是稍纵即逝。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山东考生和河南考生,他们可以全国巡考你信吗!不论是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银行、国企等考试,要是不遇见山东考生都是奇事。山东考生这么卷的吗?不,他们只是比你更用功!更努力!

不管是山东考生还是河南考生,他们从小就面对考试的压力,一路过关斩将,才能跟你同一个学历,但实际上,他们的努力和耐苦度远非你能比。一路走来,我和不少山东考生成为了朋友,但凡一直在坚持的,现在基本都考上了。朋友认识一个女孩,94年,至今未落实工作单位,但是她却可以做到一个人远离他乡,独自在陌生的城市租个小房子,全身心投入教师考编,不考上决不罢休那种。这和坊间传闻的“不孝有三无编为大”是不是十分契合。

那我岗位上有山东考生怎么办?

不要神话山东考生,他们也是人,他们也会有压力,在心理上惧怕,其实你已经输了。所以心态很重要,要转变!我曾经在南京市直事业编面试的过程遇到了山东考生,她是岗位第一,我是岗位第二。面试考场上,她非常紧张,便想在我和第三身上找优越感。她说“我是山东考生,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这个岗位我志在必得,你们放弃把”。我说“哦,你这么厉害!那我是双非本科行政管理,我考不上这个岗位一点都不会介意,我破釜沉舟”。看到我无比自信从容她慌了,她真的慌了,手里拿着面试的资料,一直在发抖,颤颤巍巍走进考场,拿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分数……

相信你也可以做到,要自信,你就是天选之子,你就是九天十地最独特最优秀的那个,无惧任何人任何事!

因为字数原因,今天暂且分享这么多,后面我会分享一些笔试面试技巧,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