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第2讲 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

【1】太平天国

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广州花县的洪秀全多次考秀才不中,受到西方基督教的影响,自称上帝之子,耶稣之弟,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1856年,西征胜利后达到全盛时期,发生了天京变乱,杨秀清和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洪秀全成了光杆司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变乱后,洪秀全任命洪仁玕主政,陈玉成和李秀成主军事,与湘、淮军作战。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借师助剿,太平军遭到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英法组织的洋枪队围攻,1864失败。

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1)

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两大文件。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不过这些主张与农民战争没有任何渊源,不是农民起义的产物,也不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利益和要求。

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太平天国运动,促进了汉族大地主崛起,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中央集权的衰落,为辛亥革命时期的各省独立埋下了伏笔。

【2】洋务运动

1背景: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少数地主阶级当权人物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为挽救国家颓势,推行了自强和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

2代表:

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2)

中央代表有恭亲王奕䜣,地方代表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学术界称之为洋务运动,洋务派。中兴四大名臣。

3目的: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封建制度,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4活动内容:

洋务派先后创办了军用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发展了近代教育。

军用工业以自强为旗号,代表有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设立的福州船政局。生产的武器用来武装军队,镇压农民起义,不能卖钱,很快就缺少资金。于是,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燃料和运输方面的困难。代表企业: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二鸦后,对海防重视起来,洋务派创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在近代工业创办和海军中,雇了洋人顾问,这就需要近代人才。于是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和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3)

5.评价

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促进了外交、经济、军事、思想、教育的近代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对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未能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

在理解洋务运动的影响时,只需要记住洋务运动的内容,一定要通过内容,逻辑推导出影响,而不要生背。洋务派的军用工业,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民用工业促进了民资的产生,对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具有分洋利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近代海军和工业需要洋人顾问,所以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和军事人才。洋务派建立总理衙门,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始。局限性上,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未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

6.失败原因

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