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鲵属,共有3个物种,分别为中国大鲵、日本大鲵和美国大鲵。大鲵属体长一般为1米上下,也有达到2米的,体重通常为20至25千克,也有超过50千克的。为此大鲵属在地球上的两栖动物中占有了一项之最——体型最大。
而中国大鲵在其中又是大中之大。从体长到体重,大鲵属能达到2米和超过50千克的都是指中国大鲵。日本大鲵只达到1.5米和45千克左右,美国大鲵只有0.74米和2.3千克上下,远远小于中国大鲵。
中国大鲵有个俗称——娃娃鱼,其名得来缘于它的叫声酷似婴儿的啼哭声。然而,娃娃鱼似鱼却非鱼。在动物学分类划分上,它为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准确地说,娃娃鱼属于由水生脊椎动物向陆生脊椎动物过渡的类群,是两栖动物。
中国大鲵在河北、山东、山西、甘肃、青海及西南和东部各省均有分布。它对于栖息环境有独特要求,喜欢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的湖泊和水草茂盛、石缝与岩洞多的山溪河流之中生活。其实这是它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所需。
以呼吸为例,大鲵的呼吸靠肺,可其肺发育又不完全,只靠肺的呼吸不能维持生命的正常需要,那么靠什么来辅助呼吸呢?靠湿润的皮肤。只有湿润的皮肤,才能发挥气体交换的功能,完成辅助呼吸。那么,为保持皮肤湿润,就只能选择那种“独特”环境。
大鲵的繁衍更需如此环境。通常情况下,它们生儿育女离不开洞穴。洞穴是它们最理想的产房,在产卵之前,雌雄先要选择适做产房的洞穴,选定后,雄性则先要进去,它头足尾并用,对“产房”进行打扫清理,雌性待“产房”焕然一新之后,它才安然地住进来。
产卵一般在夜间进行,产下的卵大约有400~1500枚,形成一条几米到十米左右的念球状卵带,漂浮在洞内水面上,有时也成块粘贴在洞壁的石头上。雌性产卵后即离洞而去,雄性要留下来负责监护。它有时在卵的周围回游爬动,有时将身躯弯成半圆形把卵围住,有时还把卵带缠在身上,以防卵被水冲走或被天敌侵袭。孵化期一般是三四十天,或更长,而不管时日多久,雄性总是坚守在洞里,直到卵完全孵化出来。
中国大鲵是动物世界中珍贵而古老的物种,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早在3.5亿年前,它就和恐龙同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科学家从对大鲵化石的研究中发现,现存的大鲵从解剖结构上看,与相隔达1.65亿年的大鲵化石比较并无根本性的差异,证明大鲵在进化之路上基本获得成功,成为既能在陆地也能在水中生活的两栖动物,而且在山溪、河流生态系统食物链中处于顶端,几乎无天敌。
但近几十年来,由于栖息地不断减少和疯狂地偷猎,造成大鲵的快速减少,在许多栖息地已难以寻到它的踪影。2004年,中国大鲵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2013年至2016年,科学研究团队对16个省的97个中国大鲵分布点进行了实地调查,4年的调查结果,仅仅在4个分布点中有所发现,而发现的数量也非常有限,总共只有24只。
为使中国大鲵走出困境,各相关地区均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繁殖放归。然而,研究人员经大量调查分析,所获结论认为,现行的放归活动存有严重弊端,在基因方面会引发问题。
原先一直认为,中国大鲵是单一物种。进入21世纪之后,研究人员经过近十年对70个野生和1034个养殖样本的种群遗传结构的深入研究,对“单一”划上了句号,根据研究数据的支撑,确定了5个物种,命名为陕西种、四川种、广西种、贵州种和安徽种。
在5个物种确定之前,放归活动都是基于一个种群的基础进行的,因此养殖场放归的上百万条繁殖的中国大鲵,均未做过基因检测,也没有区分不同的地理种群,这就隐藏下了极大风险,很可能对栖息地内的潜在野生个体造成基因污染,近而造成遗传资源损失,甚至物种灭绝。为防止此类风险发生,专家建议“对发现的不同物种进行种群大小、遗传多样性和分布地的系统调研,以及时调整相应保护策略和措施”,更为有效地保护大鲵走出困境,使之重新兴旺起来!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许焕岗
编辑:吴桐
终审:尹宏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众号ID:kepu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