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强拉上宁王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后却翻脸不认人这是为何?

1368年1月23日(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明太祖在应天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为南京,大梁为北京 。以前朝为鉴,决定建藩,于公元1370年(洪武三年)开始,分封诸皇子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的封藩制度。这一制度被明朝历代皇帝奉为万世不变的祖训,一直延续至明末。

朱棣为什么去打宁王(燕王朱棣强拉上宁王发动靖难之役)(1)

洪武十年五月(1378年5月),朱权出生于金陵,是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母为杨妃。十三岁时朱权被封为宁王。两年后,朱权前往藩地大宁。大宁地处喜峰口外,属古会州之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一大镇。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可见宁王朱权的军事素养与军事实力均不弱。

朱棣为什么去打宁王(燕王朱棣强拉上宁王发动靖难之役)(2)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皇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不久即开始对他的叔叔们进行削藩行动。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而与此同时,建文帝害怕宁王朱权投向朱棣,派人召朱权回京,朱权未到,被削三护卫。当年九月,江阴侯吴高进攻永平,燕王前往营救。吴高退兵,朱棣于是从刘家口抄小路直趋大宁,诈称是因为穷蹙前来求救。

宁王朱权邀请朱棣一人骑马入城,朱棣握住朱权的手大哭,诉说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他代为起草奏章谢罪。朱棣居住数日,朱权都诚恳相待,全无防备之心。北平精税部队则埋伏城外,官兵也渐渐入城,暗中勾结三卫部长及诸守军。朱棣这才告辞离去,朱权到郊外为其饯行,伏兵趁机而起,将朱权拥往前行。三卫弓广骑及诸守军,一呼云集。守将朱鉴抵挡不住,力战而死。王府妃妾世子均随入松亭关,回到北平,大宁成了一座空城。

朱棣为什么去打宁王(燕王朱棣强拉上宁王发动靖难之役)(3)

朱棣为何如此看重宁王朱权呢?

第一,朱棣不止一次感叹过宁王朱权兵马之盛。朱棣曾经说过“曩余巡塞上,见大宁诸军慓悍。吾得大宁,断辽东,取边骑助战,大事济矣。”这段话非常赤裸,意思是朱权兵马战力彪悍,如果为自己所用,必能如虎添翼,大事可成。

第二,朱棣看准了宁王朱权对建文帝朱允炆的不满。虽然他没有得到朱权直接参战的许诺,但是他敢肯定朱权不会擒了自己送给建文帝朱允炆去邀功。因为就在不久之前,朱允炆用非常粗暴的手段,剥夺了朱权的大批护卫。这极大地削弱了朱权的实力,让朱权非常不满,同时也间接地被朱棣所利用。

朱棣为什么去打宁王(燕王朱棣强拉上宁王发动靖难之役)(4)

​于是,朱棣巧妙地把宁王朱权绑上了自己的战车,吸收了朵颜三卫的军事力量,为自己的“靖难”之路,增加了致胜的砝码。而朱权进入燕军之后,时常为朱棣草拟檄文。朱棣对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待朱棣即帝位后,宁王朱权请求改封南方。当他要求苏州时,朱棣回答:"苏州属于畿内。"当他要求钱塘时,燕王则说:"先父将它赐给五弟,终无结果。建文帝无道,在钱塘封其弟为王,也未能享受。建宁、重庆、荆州、东昌都是好地,你随意选择吧。"其实因为宁王是被绑架去造反的,而且朱棣自己是藩王造反成功,其他藩王更是眼中钉肉中刺,上台也是继续削蕃,怎么可能给宁王好处。

朱棣为什么去打宁王(燕王朱棣强拉上宁王发动靖难之役)(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