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美剧《火线(The Wire)》中,饰演Omar Little(奥马尔)的演员迈克尔·K·威廉姆斯去世,美联社,路透社,CNN,华盛顿邮报,福克斯新闻等多家媒体均报道了他的死讯。

在绝大多数的报道中,都会援引这么一句话:《火线》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最喜欢的美剧,而Omar是他最喜欢的角色。

奥巴马最喜欢看的电影 奥巴马最爱的美剧角色(1)

权威影视资料库IMDB今天也在网站的头条上挂着Omar去世的大图。《火线》在IMDB的电视剧Top 250的评分中排在第6名,排在这部剧前面的分别是两部BBC的《Planet Earth》,《兄弟连》,《切尔诺贝利》(新片效应,评分会随时间而逐渐下降)和《绝命毒师》。

奥巴马最喜欢看的电影 奥巴马最爱的美剧角色(2)

之前也曾将《火线》推荐给身边不少朋友,不过大部分人都被这部剧中难以听懂的俚语与口音,以及过于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缓慢的故事情节而纷纷弃剧。更要命的是,这部剧连个帅哥美女都没有,而Omar身为众多演员中的一位,甚至都不是主角。

迈克脸上的这道刀疤

迈克·威廉姆斯(Omar)不仅仅不帅,而且还丑的吓人,他的脸上有一道从额头贯穿到下巴的刀疤,“宣示”着这是一位狠角色。也正是凭借着这个刀疤,迈克被导演当场相中,仅一次试镜就拿到了Omar这个角色。

奥巴马最喜欢看的电影 奥巴马最爱的美剧角色(3)

剧中的故事对于迈尔而言并无难度,只是将城市从纽约的法拉盛搬到了巴尔的摩街头。迈克·威廉姆斯从小成长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东法拉盛,童年被毒品与暴力所包围,在成为演员之前,他就因为偷盗,抢劫,信用卡诈骗等一系列犯罪操作,在警局留下了厚厚的案底。

17岁的时候,迈克染上了毒瘾,年纪轻轻的他便成了戒毒所反复进出的常客。25岁生日的前夜,他在皇后区的一家酒吧外,看到自己的朋友被几个人所包围后挺身而出,一位歹徒掏出一个刀片,直接从他的头顶处划到脖子,一道伤口直接穿过了他的颈静脉,因为治疗及时才活了过来。

他的妈妈对他说:“你永远也活不到30岁。”而这道伤疤,也成为了他与Omar的标志。

剧中的Omar是一位劫匪,但是他打劫的对象是巴尔的摩街头毒贩,堪称“巴尔的摩的罗宾汉”。Omar吹着口哨扛着双管猎枪,街头上的他快意恩仇,毒贩无不闻风丧胆。与此同时他还有着严格的道德标准:包括拒绝伤害无辜平民,同时也会因为正义感(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被毒贩杀害的同性男友报仇),在巴尔的摩法院作证,让毒贩集团的枪手被绳之以法。此外,剧中的Omar是一位温柔的同性恋,会照顾祖母,在周日的早上护送她去教堂。

奥巴马最喜欢看的电影 奥巴马最爱的美剧角色(4)

毒贩劫匪这一角色一直存在于真实的巴尔的摩贩毒圈,从80年代到2000年初,先后出现过矮子博伊德,唐尼·安德鲁斯,比利·奥特洛以及安东尼·霍利。Omar的角色中将几人的形象融于一身,故事则以唐尼·安德鲁斯为原型,唐尼很小就成为了一位孤儿,由祖母所抚养长大,长大后的他开始“黑吃黑”,用猎枪打劫毒贩。

剧内剧外,人生如戏

迈克对于Omar这一角色非常投入,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为了能够‘融入’巴尔的摩的毒品世界,我花了很多时间出现在巴尔的摩的街头,我会在凌晨2点时游走于巴尔的摩街头,我会看到街头打斗,听见枪击声。我会留意街头的毒贩们,他们走路的方式,说话的用词和语气,巴尔的摩和布鲁克林还是不一样的。”

奥巴马最喜欢看的电影 奥巴马最爱的美剧角色(5)

就是在扮演Omar的时候,迈克再次陷入毒瘾中:“我在巴尔的摩最危险的社区里过着吸毒者的双重生活,在可怕的地方和可怕的人一起,我自己陷入了巨大的身份危机,很多时候我已经无法分清楚自己是迈克还是Omar。一度我甚至觉得自己对披着Omar的皮肤更舒服。”

“我身边的人不再叫我迈克,而是叫我Omar或者直接喊我‘O’,要知道在街头上,没有人会叫你的本名,大家都会用昵称,但是Omar会让我产生身份危机,并且让我再次陷入毒瘾之中。我不得不停止努力成为Omar,而只是做迈克。”

奥巴马最喜欢看的电影 奥巴马最爱的美剧角色(6)

当Omar这个角色在最后一季被杀时,迈克尔泪流满面:“我觉得我失去了最好的朋友”。不过迈克尔对于这一角色的付出收获了回报。两位编剧表示,Omar这个角色原本计划只能活到第一季的第7集,但是由于极高的人气,最终成为了本剧的重要角色之一。

但更高的赞誉则来自于评论界,USA Today在“人们为何仍然爱看电视”的十个原因之一,就有这位扛着猎枪的Omar。康卡斯特(Comcast)公司则将Omar列入电视剧历史中最吸引人的角色,称“没有哪个角色比Omar更神秘,更令人震惊”。

奥巴马最喜欢看的电影 奥巴马最爱的美剧角色(7)

Omar同样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其中名气最大的一位便是前总统奥巴马。2008年,竞选阶段的奥巴马见到了自己的电视偶像,但迈克当时吸食了可卡因,见到奥巴马的时候已经神智不清:“他过来和我打招呼,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搞清楚发生了什么。”

《火线》成就了迈克·威廉姆斯,也最终毁掉了他。在这部剧播出近20年之后,他吸毒过量,死在了自己的公寓里。

《火线》:一部伟大的电视剧作品

美剧中与毒品相关的电视剧不乏经典,《绝命毒师》里对于个人命运与人性的剖析,Netflix《毒枭》对于毒品世界宏观的叙事线,都在最近几年中大受欢迎。

不过《火线》最大的成功在于其对于社会以及政治冷静的真实写照与莎翁版的人物命运的文学叙事,主创之一大卫·西蒙是《巴尔的摩日报》多年的犯罪调查记者,而另一位编剧ED·伯恩斯则是一位凶杀案侦探,并在学校担任过老师。

奥巴马最喜欢看的电影 奥巴马最爱的美剧角色(8)

两位编剧用他们多年对于底层社会问题的深刻分析,将《火线》的故事从一个本地警察局与街头贩毒集团的斗智斗勇开始,如浮世绘一般将美国社会逐渐展开,延展到法制,工会,教育,选举,新闻等各个领域中。

奥巴马最喜欢看的电影 奥巴马最爱的美剧角色(9)

《火线》总共五季,每一季讨论一个场景,与观众一同讨论“司法机关的官僚主义”,“传统工业化衰落后的经济”,“毒品合法化后的犯罪率”,“美国政治选举中种族问题”,“媒体新闻的客观报道与普利策奖的矛盾”,最终对“种族,犯罪,腐败,贫穷,体制“等社会问题的探讨。

在开播阶段《火线》勉强达到了平均收视率,也未获得任何重大电视奖项,但如今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视节目之一。

《时代》杂志将《火线》列为有史以来的百佳电视剧之一,《娱乐周刊》在2003年的特刊里将《火线》评委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视剧作品,称其为HBO历史上最受好评的一部作品,《滚石》杂志也将《火线》列在了最伟大的100部电视剧中的第二名。2019年的《卫报》同样将《火线》列为了21世纪中100部最佳电视剧的第2名:不仅是电视艺术中的高雅艺术,更是可以将灵魂从中抽离出来的电视作品。

现实中美国的另一面

巴尔的摩距离首都华盛顿不到60公里,但这座城市却以极高的犯罪率而声名狼藉,常年排在美国最危险城市的Top 5里,近些年每年平均因凶杀死亡人数在300人左右。2015年巴尔的摩因弗雷迪·格雷的死亡事件引起了城市暴动,之后谋杀率开始飙升,2019年时更是以348起凶杀案创下了纪录。

奥巴马最喜欢看的电影 奥巴马最爱的美剧角色(10)

巴尔的摩的凶杀案主要集中在几个少数的高贫困社区,根据《巴尔的摩日报》的数据,该市80%的枪杀案集中在25%的社区中,而在过去的几年中,巴尔的摩的枪击案事件一直在上升。

枪杀案通常与帮派犯罪有关,毒品交易以及帮派之间的火拼成为了枪击案的主要原因。巴尔的摩早年作为美国东部的港口城市,曾经有着不错的工业与商业氛围。但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巴尔的摩经历了经济萧条,如今大部分白领都搬离了巴尔的摩,城市中的居民则主要是低收入的非裔美国人,一些区域房屋废弃,犯罪率开始飙升。

奥巴马最喜欢看的电影 奥巴马最爱的美剧角色(11)

《火线》这部剧“捧红”了巴尔的摩,却并无法解决这座城市的顽疾。失业,毒品,犯罪率和种族问题,在曾经的铁锈带城市中蔓延,巴尔的摩的故事也同样发生在南芝加哥,密尔沃基,底特律等城市,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候选人,都在这里大声承诺争夺选票,但发生在美国穷街陋巷中的这些枪声,除了成就一部又一部的经典美剧,又有谁能给出解决答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