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俘是哪一年(文天祥在被俘虏后)(1)

有时候觉得文天祥很傻,傻到让人牙痒痒,又不得不摸着胸口说句佩服。

文天祥,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南宋末年官员,状元出身,官至宰相,蒙古南下,他坚持抗元,最后不屈被杀,明朝追封谥号“忠烈”。

宋理宗宝祐四年,也就是公元1256年,二十一岁的文天祥中了状元。古代科举状元的含金量想必大家都知道,不出什么意外,前途一片光明。但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会出意外,文天祥这人做人太较真,太直,当官后,不是斥责宦官,就是讥讽奸相。

好嘛,内臣外臣被他得罪了一个遍,所以他被赶出朝堂也在情理之中。在文天祥三十七岁的手,饱受排挤的文天祥一拍桌子,劳资不干了!于是辞官回乡。

文天祥被俘是哪一年(文天祥在被俘虏后)(2)

如果说事情就到这,文天祥这个名字可能只会在浩荡的历史长河打一个水漂,虽说状元难得,但一千多年下来,状元也有一堆,谁会记得他文天祥。

但文天祥不仅仅是一个状元啊,南宋末年,奸臣当道,再加上北方少数民族南侵,可谓是内忧外患。宋朝向来对武将压制严重,导致宋朝武备极差,面对如狼似虎的蒙古,南宋根本没有还手之地,接连战败。

这个时候,文天祥站了出来,他散尽家财征召士兵勤王!就此开始了他的抗元路。

文天祥被俘是哪一年(文天祥在被俘虏后)(3)

很多人说文天祥抗元是应该的,因为他是朝廷宰相,但请记住,文天祥开始抗元的时候并非朝廷官员,那时候的他已经闲赋在家,比他更有抗元义务的大臣多了去了,但当时站出来坚持抗元的官员并不多。

我们就不说文天祥以文人之身抗元多么的辛苦,遭了多么大的罪。我们直接把时间跳到景炎三年(1278年)十一月,散尽家财坚持抗元的文天祥被俘,因为这时的文天祥是宰相,当时的元朝皇帝忽必烈就想招降文天祥。

“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文天祥表示自己身为朝廷宰相,没能救国保君,现在哪有二心苟且偷生呢?

文天祥被俘是哪一年(文天祥在被俘虏后)(4)

元朝君臣被文天祥的忠贞打动,于是他们派投降的宋朝皇帝去劝降,若是真想投降的人,到现在可能坚持不住,毕竟自己效忠的君王都反过头来劝说自己。但文天祥还是坚决拒绝投降,他始终记得他是南宋的宰相,是汉人的宰相,就像君王投降,他也要保持汉人保持南宋最后的尊严。

见此计不成,元廷又让文天祥的女儿去劝说他,此时文天祥的女儿正在元宫为奴为婢。我想应该没有几个人能抵挡住元廷的连环劝降,但文天祥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不降,是他不心疼自己的女儿吗?

不是!

文天祥被俘是哪一年(文天祥在被俘虏后)(5)

文天祥写信给女儿,“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

我们可以想象文天祥回信时几乎崩溃的痛苦,我们也可以大骂文天祥绝情绝义的狠心肠,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有文天祥这样人的存在,才让我们的历史更加跌宕,也让我们的血脉基因中多了‘忠义’。

文天祥死后,他留下遗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大部分人做不了文天祥,但文天祥值得所有人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