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樱(辽宁)
儿时,我感到过春节最高兴的事,一是放鞭炮,二是贴年画。
年画是儿时,融化心里的一缕情怀。每每忆起贴年画的往事,如嚼甘饴。
记得,往昔过春节时,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新春到,新春到,剪个鱼窗花,贴张年画,年年有余,年年富裕。”
儿时的年画,色彩鲜艳,琳琅满目,我印象最深的有“金鸡报晓”、“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还有“八仙过海”、“三英战吕布”、“赵子龙单骑救主”、“哪吒闹海”等。这些年画中,我最喜欢的是充满浓厚乡土气息的天津杨柳青的“年年有余”:一个胖娃娃,留着娃娃头,戴着红肚兜,骑着一条鲜红的大鲤鱼,画面鲜活热闹,洋溢着浓郁的年味,让人好生喜欢。
后来,我上学后,查阅资料,方知年画历史悠久。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最早源于古代的门神画,古书《荆楚岁记》《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都有记载。历史上民间对年画还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 ……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新年画”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在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发展起来的。如今的年画,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四州绵竹、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年画和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我喜欢天津杨柳青年画,风格独特,题材广泛,形象生动。
记忆留香。那年春节,母亲说:“过年吃鱼,图个吉利,年年有鱼,年年丰衣足食。” 于是,过年吃鱼、贴“年年有余”的年画,成了我家的习俗。大年三十吃着母亲做的鲜红的清蒸加吉鱼,眼睛瞅着炕头上的“年年有余”的年画,心中美滋滋的,成为抹不去的童年趣事。
在凭票的岁月,家乡虽产鱼,但也要凭票站排买鱼。记得那年春节前夕,我和哥哥到新华书店买了“年年有余”的年画,又凭票站排买了三条黄花鱼,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因为当时没有冰箱,我和哥哥耍了个小聪明,把鱼放到一个小竹篮里,用竹竿挑到屋檐角一端,想利用“天然冷库”保存。除夕傍晚,我和哥哥打好浆糊,贴好“年年有余”的年画。吉祥如意,生动活泼的年画,为春节增添了吉祥如意的气氛。
正当母亲要做年夜饭,我和哥哥到“天然冷库”的竹篮子取鱼时,发现鱼不见了,真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我和哥哥呆了,马上意识到是家猫惹的祸。没有了鱼,就仿佛没有了一切希望,我和哥哥的情绪马上低落了。往年年夜饭时,母亲说的那:“快吃鱼呀,年年有鱼(余)!”的话语听不到了,妹妹喊的那:“哥哥,帮我择择鱼刺,我吃‘年年有鱼(余)’”的叫声也听不到了。见此情景,母亲指着墙头上那幅“年年有余(鱼)”的年画,说∶“看,这幅画上的鱼好大好美啊!”—句话把全家人的目光都引向了年画,去欣赏那画上鲜活的大鱼,仿佛那条大鱼就在年夜饭的餐桌上。虽是“画‘鱼’充鱼”,但大家骤然望去,欣赏那—幅“年年有余(鱼)”的年画。顿时年夜饭的气氛又活跃了起来。
如今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家乡“年年有鱼”。虽然很少再买年画贴年画了,但真情难忘,那“年年有余(鱼)”的年画却真真切切地印在我的心里。
田樱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晚报》青末了签约作家。
曾任大连市散文学会会长,辽宁省散文协会理事,大连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会长。
著有:《榴槤情》《樱花情》《草屋情》《峇厘情》《吴哥情》《基纬情》《木槿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樱》《岁月情》。
投稿邮箱:haijiao424242@qq.com
壹点号 书卷文苑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