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买了12点场的电影《妈妈》,听说很好看,说看过的人都哭的泣不成声,没了解大概剧情,一个人去了影院,全程也只有我一个人。
影片讲述的是,八十五岁的妈妈,照顾患了阿尔兹海默症的六十五岁的女儿,看完电影朋友问我咋样,我说电影前四十分钟哭的挺厉害,后面就还好。
比起来后半段妈妈照顾女儿,我更喜欢前半段女儿照顾妈妈的片段,我所有的泪点也都集中在前面。在女儿还未患病的时候,母女之间似乎有什么矛盾,所以他们的沟通很少,母亲的交流欲似乎比女儿多很多,好几次她想要跟女儿说话,但女儿反应冷淡。母亲的活泼开朗,喜欢喝点小酒,文学素养很高,记性好,这都让我觉得母亲的形象可爱鲜明。
但在塑造女儿的时候,我却有好几个疑惑的点。为什么被冤枉了什么都不说?为什么被偷钱了不仅给小偷取保候审,还给了她一笔钱。影片最后,以“不良少女”的一封信,寥寥几句解释,说是感谢给了她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这个理由让我觉得有些牵强,最后女孩带着自己的女儿来帮他们打扫卫生,感觉有点“温馨的迷惑”。不良少女的出现,好像是一碗汤里非要加的一块黑巧,说是淡奶油,不腻,但和汤在一起,还是突兀的厉害。但是文淇真好看。
另一个,影片中的一些细节让我有些疑惑。首先是被布包起来的糕点,影片给她好几个特写,但到最后我也不知道这个糕点后面有什么样的故事。女儿最后哭着说,父亲是被小时候幼稚的她害死的,所以她觉得自己不配爱妈妈,但我到最后也没明白,父亲到底是自杀还是意外去世。不知道女儿拿着文稿,坐在小船,躺在湖水中央这个镜头是为了什么。女儿整理父亲的考古日记,本来以为她是文科老师,但后来发现竟然是理科老师。最后想象的三口之家在山洞,互相说着我爱你的话,也稍微有点突兀。为什么父亲在女儿的心中,会是一个老年的形象?
之前的故事给我的感觉是,父亲在很早的时候就离开了女儿。那按理来说,父亲应该是中年甚至更年轻一点,不然无法解释女儿和母亲之间的相处在最开始的时候如此生分。可是父亲的老年形象,却又让我对之前的故事理解有些冲突。最后在超市,母女俩一起和路人男吵架,离开时的慢动作,也让我觉得有些过于梦幻。
我本来以为是一部纪实电影,但没想到最后加了很多“偶像剧”的色彩。
但其实影片之中也有很多让我觉得温馨和喜欢的地方,喜欢母亲说,世界上的人们都比你想象的坚强。
影片最后,母女俩走向海边,海浪不停的拍打着画面,留下来的空白画面越来越少,似乎是导演想要告诉观众,最后母女二人的选择。
我不后悔看了《妈妈》,但我感觉《妈妈》应该也不止如此。母女的相处也并非只有互相照顾。
总的来说,凭借两位老师精彩的演技,前半段自然流畅的剧情,导演组认真专注的拍摄,电影探讨的内容,《妈妈》都值得一看。但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也认为电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女性题材的电影,应该能有更好的表现手法,两位老师的演技真的很棒,希望国产电影越来越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