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红军内部发生冲突,中共中央果断率红1方面军主力北上,1935年9月12日,在甘肃俄界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将军委纵队和红1方面军主力共7000余人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彪、王稼祥组成的五人团,领导红军工作。

吴起镇会师(长征终点挥师吴起镇)(1)

继续北上路线

红军离开俄界继续北上,16 日,攻克天险腊子口,打开了进入甘南的门户,18日,乘胜攻占哈达铺。

在哈达铺,根据俄界会议决定,红军正式改编为陕甘支队,下辖1、2、3纵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林彪任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部,叶剑英任参谋长。

9月下旬,红军陕甘支队冲破敌人的渭河封锁线,27日占领通渭榜罗镇。

在榜罗镇,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决定,决定率红军继续北上,将红军落脚点放在陕北,会合当地的红25、26军,巩固和扩大陕甘苏区。

吴起镇会师(长征终点挥师吴起镇)(2)

榜罗镇会议旧址

9月2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进驻通渭县城,10月2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离开通渭县,踏上奔赴陕北的征程。

会后,陕甘支队分3 路北上,通过回族居住区,闯过敌人两道封锁线,翻越高耸的六盘山, 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

吴起镇会师(长征终点挥师吴起镇)(3)

北上路线

10月22日在吴起镇召开政治局会议。张闻天主持了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做报告,会议批准了榜罗镇会议关于红军落脚陕北的决策,明确提出了保卫和扩大西北根据地,以西北根据地来领导全国革命,把陕北作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