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艺术家方化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鬼子王”,

1946年东北影制片厂成立,方化进入厂演员剧团。后随厂迁北平。金山在第二年导演了电影《松花江上》,由张瑞芳、浦克等人主演。影片中的反派角色一直没有找到合适人选,金山碰到了当时做勤杂工的方化,让他饰演了日本伍长。

这是方化第一次在银幕上塑造日本鬼子的形象。

这个角色的戏并不多,但他却做得十分认真。他特别注意用眼睛来点化这个人物的灵魂。据方老师的老伴张淑贞老人讲,他在那些日子里,简直就和疯子一样,无论白天黑夜都对着镜子指手划脚、横眉立目、大喊大叫。

影片上映后,观众深深地被这个丰满的形象吸住了,甚至传说他是由一个日本战俘扮演的。金山非常高兴,认为自己发现了一个天才,亲自在报上撰写评论文章,表示对他演技的认可和赞赏。

老演员方化演了哪些作品(老演员方化坚持不再演)(1)

方化第二次演“鬼子”,是在他的第三部影片《哈尔滨之夜》(1948)中,扮演了日军特务长松田。该片讲述的是东北人民同日寇顽强抗争的故事,由上海老牌明星魏鹤龄担任主演,松田则是一个贯穿始终、戏份很重的反派角色。

真正令他自己满意、广大观众倍感欣喜的,要数他在1955年在《平原游击队》中扮演的日本鬼子松井了!

老演员方化演了哪些作品(老演员方化坚持不再演)(2)

《平原游击队》

方化在塑造松井这个人物之前,回忆起解放前接触过的日本鬼子的形象,给人物写了小传,以前殴打过他的日本鬼子成为松井的人物原型。

方化设计的松井外在形象是“铁青色的脸,像饿鹰一样的眼睛,眼睛里布满血丝,总想要有一种吃人的可怕神情。”他研读了大量的日军侵华资料,还买来一只老鹰和一只老猴子,天天观察它们的行为举止,特别是它们夺取食物的眼神,用在松井的形象塑造上。

方化的日本鬼子手握钢刀,双手叉腰,气焰狂妄嚣张,把鬼子的丑恶面目展现的淋漓尽致,至今无人超越。

老演员方化演了哪些作品(老演员方化坚持不再演)(3)

影片公映后产生了轰动效应,广大观众在记住了由郭振清扮演的李向阳英武形象的同时,也记住了方化扮演的狡诈残忍的日本鬼子松井。这一正一反两个角色,乃是新中国银幕上难得一见的典型形象大组合。

之后在《甲午风云》中扮演日寇“吉野号”舰长伊东,在《三进山城》中扮演日本小队长小野,方化的日本鬼子形象受到了观众的认可,被封为银幕上独一无二的“鬼子王”。

老演员方化演了哪些作品(老演员方化坚持不再演)(4)

成功并没有给方化带来多少荣誉,因为他饰演的日本鬼子松井太像了也太坏了,在运动中受到了批判。批斗他的人说:“你演的松井比日本鬼子还像日本鬼子,你没有反动的思想能演得那么像吗?”接着台下响起一片“打倒松井!打倒方化!”的口号声,方化百口难辩、欲哭无泪。

运动开始后,方化从银幕上消失了,有人说他被打死了,有人说他逃回日本了,其实他被下放到吉林长白山脚下的小山村里,当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

当时在八一厂当领导的著名演员王心刚好奇地问:“方化到底在哪里?”听到方化在东北山村里劳动,王心刚当即拍板:“快告诉方化,没人要他,我要!让他到我们八一厂来!”长影厂听到了消息,赶紧把方化调回来,但是没有重用他。

1974年,厂里重拍《平原游击队》,全部启用新人,在全国招聘李向阳和松井。选了上百个演员,都没有找到扮演松井的合适人选,无人能取代方化,方化再次饰演松井,复出大银幕。

老演员方化演了哪些作品(老演员方化坚持不再演)(5)

方化真正想演的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推掉了很多扮演鬼子的片约。有几部影片想请他演正面人物,但领导认为方化的日本鬼子形象太深入人心,会让观众出戏,对他说:“你看,你演的老鬼子的形象已深入人心。现在突然一下变成农村大队的书记,观众会非常不适应,难于接受……”

方化因此失去了很多机会,心灰意冷,一气之下拒绝了很多角色。怕观众认出“松井”的特征,他来到上海,经白杨、张瑞芳的介绍,在一家美容院把鼻子垫了起来。然而,4个月之后,导演们为难地向他摊开双手,“方老,对不起,人家说你还是松井……”他听后,瘫在沙发上……。

有一天,老朋友于洋来了,他是来请方化演鬼子的。于洋仗着几十年的友谊,连拉带推,把他推上了车。在车上,他还顽强地说:“去也不演,要演就演好人!”于洋说,“老方,观众想你呀!”只这一句话就把他的眼泪说下来了。就这样,他又破了戒,在于洋导演的一部电视剧是再次扮演了鬼子。

,